警惕您身边的隐形杀手带状疱疹

夏季来了,一些人的皮肤上发出了小水疱,大部分情况下都会想到过敏、虫咬、湿疹等皮肤病。但专家提醒,还应警惕一种被称为“带状疱疹”的疾病在作祟——

门诊见闻

53岁的王阿姨一周前劳累后左季肋部出现簇集性水疱,而且越来越痛,医院皮肤科挂了号。医生检查发现水疱呈带状排列,皮损之间有正常皮肤。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和肝、肾功能都正常,最后诊断为带状疱疹。

王阿姨一听结论就吓坏了:“听说这是‘腰缠龙’,水疱在腰上缠一圈,人就要没了。”医生告诉她,这种说法只是民间传言,并不可靠。实际上带状疱疹的皮损是沿着神经带状单侧分布,不会“围成一圈”。从王阿姨的发病情况来看,就诊时还不算晚,经过治疗,痊愈的可能性很高。不过医生也告诉她,带状疱疹的疼痛可能难以忍受,且有一定比例会留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因此可尽早同时去疼痛科治疗。

带状疱疹是怎么发生的?

“说起带状疱疹,离不开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医院疼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郑拥军主任介绍说,水痘是一种在儿童间传染的常见疾病,大部分孩子都在童年期得过水痘。水痘痊愈后,水痘病毒却没有在人体内消失,而是“潜伏”在人体的神经细胞内。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具有嗜皮肤和神经的特性。平时虽然相安无事,但在某些诱发因素下,就会再次活动、繁殖。当病毒沿着所侵犯神经节支配的感觉神经传播到相应皮肤上,就会出现大量小水疱。病毒还可使受累神经节发生炎症和坏死,刺激大脑皮质感觉神经中枢,通过神经传导通路,于是就产生剧烈的神经痛。

激发带状疱疹的诱发因素目前医学界尚未完全清楚,特异性细胞免疫抑制可能是病毒再激发和发生播散的主要原因,其他常见如创伤、疲劳、恶性肿瘤或应用激素等,也易诱发带状疱疹。

郑主任提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颗粒的传播主要以空气飞沫为媒介,经呼吸道粘膜进入体内。所以当中老年人带状疱疹发作时,家中如有孕妇、幼儿,为防意外仍需要注意避免接触。

带状疱疹有多“可怕”?

带状疱疹,祖国医学也称为“缠腰火丹”,俗称“蜘蛛疮”,是一种并不罕见的疾病。在皮肤科等科室均可以治疗带状疱疹,那么,为什么要去疼痛科看呢?

郑主任介绍,带状疱疹与“疼痛”有着密切关联。不仅在发作时剧烈疼痛、甚至衣物等轻微触碰也难以忍受,而且神经损伤可长期存在。通常带状疱疹的病程为2~4周,但愈后可留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迁延不愈。在他曾接诊过的病人中,时间最长的“足足痛了15年”,实在是苦不堪言。

除了疼痛,带状疱疹还有“可怕”之处——可引起一系列危险的并发症,如高热、肺炎、疱疹性脑炎、心肌炎、失明、脑栓塞等。

怎样尽早识别带状疱疹?

正由于带状疱疹危害大,郑主任呼吁,在出现症状时应尽早就医,通过及时治疗控制病毒、保护神经组织,改善愈后。

带状疱疹的前驱症状包括:全身不适、乏力纳差、皮肤灼热感、神经痛等。神经痛可先出现,一周之内会有水疱;也有的先发水疱,之后疼痛逐渐加剧。水疱并不是只出现在腰间,而是可出现在全身任何有神经分布的区域,好发于三叉、颈、肋间、腰骶部神经分布区。带状疱疹皮损的特点是:壁薄、紧张不易破;疱液清、大小形态一致;群集、带状排列、单侧分布。

带状疱疹还有一些特殊类型,值得引起警惕。如无疱型带状疱疹,患者仅出现神经痛,局部红斑、丘疹、不发生典型水疱,主要见于免疫力相对较强的个体;出血型带状疱疹:水疱内含红细胞;坏疽型带状疱疹:皮疹可表现为坏死,愈后常留下瘢痕。多见于老年人或免疫力较低下的患者;泛发型(播散型)带状疱疹:局部发疹后数日全身皮肤出现散在小水疱,类似水痘样皮疹,全身中毒症状较重,常伴发脏器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郑主任强调,如果水疱单侧性分布、带状排列,有神经痛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带状疱疹如何治疗?

郑主任介绍,目前治疗带状疱疹主要有三个措施。

1.局部治疗。皮肤上的簇集性水疱是带状疱疹的典型症状之一,局部治疗主要为了保护病变皮肤干燥,减少不良刺激,可以涂抹抗病毒、止痛、激素类药膏。

2.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抗病毒药:无环鸟苷、阿昔洛韦、泛昔洛韦、万乃洛韦等;神经营养药:Vit.B1、Vit.B12等;镇痛药:去痛片、颅痛定、布洛芬、吲哚美辛、扶他林、西乐葆等;糖皮质激素:泼尼松、甲强龙、地塞米松等;免疫调节剂:干扰素、聚肌胞、胸腺肽、丙种球蛋白、白介素-2等。

其中,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带状疱疹仍存在争议,但多数学者认为使用激素可减轻急性期的炎症反应,缩短病程,减少后遗神经痛(PHN)的发生率。

有部分患者因为担心副作用而不愿使用镇痛类药物,郑主任对此指出,部分药物的确有副作用,但因此完全拒绝用药并不是正确的做法,医院专科医师的指导下,合理应用药物可以避免或减少副作用的产生。

3.神经阻滞疗法。是指在末梢的脑/脊髓神经(节)、交感神经(节)等神经内或附近注入局麻药从而阻断神经的传导功能,以解除疼痛,改善血液循环,治疗疼痛性疾病。

郑主任特别指出,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发生过一次带状疱疹之后就有了免疫力,不会再发作了。但也有一部分如糖尿病患者、肿瘤患者等需要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可反复多次发生,不可轻视。

神经阻滞疗法是怎么回事?

怎样才能避免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呢?郑主任认为,是否会留下后遗症取决于多种因素。首先就是强调“早”治疗,发现越早、治疗越早,治疗效果就会越好,后遗神经痛的可能性也就较小。其次是要综合治疗,对于带状疱疹病人,仅靠一种药物是难以起到很好效果的,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和神经阻滞疗法相结合的方式。

许多市民并不熟悉神经阻滞疗法,其实这是疼痛科的一种特色治疗方法。郑主任说,一些病人听说要“打麻药”,就拒绝了。其实神经阻滞疗法与传统的局部封闭从作用机制、作用部位、用药、疗效、并发症等方面均不相同,神经阻滞疗法不是局部麻醉,它采用的药物包括局部麻醉药、糖皮质激素、营养神经药、神经灭活药、干扰素等,其中激素含量仅为封闭针的1/40,能够阻断疼痛的恶性循环、阻止病毒入侵神经系统。它虽然有一定出血和神经损伤等风险,但近年来通过现代化的“可视性”超声引导下的定位设备,可将这种风险控制在很小范围内,对患者来说利大于弊。

带状疱疹可以预防吗?

很遗憾的是,经过上述治疗方式,仍然有相当比例的患者会后遗神经痛。可能需要长期借助药物和非药物治疗方法如理疗等缓解疼痛。那么,有没有办法可以预防带状疱疹发生,从而避免由此带来的疼痛呢?郑主任介绍,目前美国已经推广在50岁以上人群中接种带状疱疹减毒活疫苗,获得了很好的效果。不过现在国内还没有该项疫苗,希望通过医学界的努力能尽早引进,让中老年人受益。

由于带状疱疹容易侵犯疲劳、免疫力低的人群,以及糖尿病、恶性肿瘤等应用免疫抑制剂的人群,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增强身体体质也很重要。建议体质较弱的中老年人应该在身体能承受的情况下适度、规律地锻炼身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同时注意饮食营养均衡、搭配合理,对提高免疫力有帮助。同时要注意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感冒。

近年来,由于时常熬夜、过度疲劳,导致带状疱疹在年轻人中的发病比例有所增高,提醒青壮年人群,也应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时让病毒有机可乘。

专家简介

郑拥军

医院疼痛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副教授、医学博士。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全国青年委员,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全国青年委员,中华疼痛学会上海分会常务委员兼秘书。擅长肌肉筋膜炎、颈椎病、肩周炎、腰间盘突出症、退行性膝关节炎、三叉神经痛、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等治疗。

专家门诊:周一上午、周五上午(医院总院)

周四上午(医院闵行分院)

特需门诊:周二上午

赞赏

长按







































白癜风多久能治好
北京哪治疗白癜风不复发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zz/81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