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患病病因 > 一大波水痘病毒正在袭来,宝宝如何防治 >
一大波水痘病毒正在袭来,宝宝如何防治
天气越来越冷,
本来就冻得不要不要的,
偏偏水痘又来凑热闹!
作为家长,最害怕宝宝生病了。只要看到宝宝身上长疹子,估计多数家长心跳都会漏一拍。流感大军还没有撤离,日前又有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疾病到处肆虐~~~所到之处真是叫爸爸妈妈们提心吊胆!那就是水痘。
什么是水痘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Virus,VZV)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多发于冬春两季。主要发病人群为儿童和青少年。
水痘感染痊愈后,病毒可能会潜伏神经细胞内,进入中老年后如重新激活会引起带状疱疹。
水痘的流行水痘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冬春季高发。该病传染性极强,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用具传播。易感者接触患者后约90%发病,俗称“见面传”。因此幼儿园、小学等儿童集体机构易引起聚集性疫情。
水痘患者为主要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人上呼吸道中和疱疹液中,自发病前1~2天至皮疹干燥结痂时,均有传染性。
水痘的临床特点1潜伏期健康人群接触水痘病人后不会立即出水痘,一般间隔10-24天后才有可能会出水痘,这个期间即为潜伏期。
2症状及体征大多数水痘患儿为轻症,呈自限性,无须特殊治疗,10天左右自愈。
典型症状:全身性皮疹并可伴有瘙痒,发热数小时至24小时出现皮疹。
出疹特点:水痘皮疹首先出现于躯干和头部,后延及面部和四肢,以发际、胸背躯干较多,四肢面部较少,手掌足底偶见。初为红斑疹,数小时后变为深红色丘疹,再数小时后变为疱疹,1~2天后疱疹从中心开始干枯、结痂,红晕消失。一周左右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瘢痕。水痘发疹经历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等,各个阶段损害可在同一时间内并存于同一患者,尤其是在发疹第2天-3天,同一部位可见到各阶段的皮疹,此为水痘皮疹的另一重要特征。
预防措施1接种水痘疫苗:
1.接种水痘疫苗是预防和控制水痘最为有效的手段。推荐实施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程序。
2.建议1岁以上的儿童和青少年,以及重点人群如医务人员、学校老师等;高危人群如家庭内与水痘患者密切接触的易感者(年龄40岁,无水痘患病史)接种水痘疫苗。
3.免疫程序:
12月龄-12周岁儿童
第1剂:12-18月龄均可接种,建议满15月龄时接种。
第2剂:满3周岁接种第2剂,应在4周岁前完成。
注:18月龄以上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儿童,应尽早接种第1剂水痘疫苗,并在满3周岁后接种第2剂(与前1剂间隔至少3个月);已经接种过1剂的4-12岁儿童,应尽早接种第2剂,与前1剂间隔至少3个月。
13周岁及以上人群
完成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建议第2剂与第1剂间隔在8周以上(最短间隔至少4周)。
4.水痘疫苗在浙江省属于二类疫苗,是自愿自费接种的。
2
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1.平时应注意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及环境整洁,日常做到勤洗手,常喝水,多运动。
2.病人患病期间应避免到人群聚集公共场所,易感人群应尽量不去探视病人以免造成疾病的传播。
3.近期天气多变,要注意根据天气变化给孩子及时增减衣服,尽量少带孩子去人多拥挤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水痘患者接触,如有可疑症状,要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
加强学校防控措施:
1.托幼园所、中小学校要开展宣传教育,帮助学生和家长了解水痘的危害与预防知识。
2.在学校、托幼机构等儿童聚集场所,应加强教室、房屋的通风换气,经常消毒教室门把手、桌椅表面等。
3.设置充足的水龙头,配备洗手液,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3.学校要加强日常疫情监测,辅导员要进一步做好学生病假追踪登记工作及本班的晨检工作,发现可疑病人医院联系并及时送疑似患者就诊,确诊病人应隔离治疗直至传染性完全消失方可返校上课。
水痘宝宝的护理患了水痘后,宝宝们要遭受不小的折磨,需要家长们给宝宝进行科学、有效的护理。
11、注意清洁
对接触水痘疱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玩具、餐具等,根据情况采取洗、晒、烫、煮、烧等方式进行消毒。同时还要勤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
2
注意饮食清淡
应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鸡蛋、蔬菜、水果等。禁食发物,如香菜、酒酿、鲫鱼、生姜、大葱、羊肉、雄鸡肉、海虾、鳗鱼等。食用发物后会使水痘增大,从而延长病程。
3
注意病情变化
水痘发病期间,应居家隔离,注意休息,监测体温,如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咳喘,呕吐、头痛,烦躁不安,嗜睡,惊厥,医院就医。
4
避免用手抓破疱疹
孩子得了水痘,因为瘙痒而忍不住会用手去挠,家长要剪短孩子的指甲,注意手部清洁。同时,教育孩子不要抓破疱疹,挠破后易继发细菌感染,甚至留下瘢痕。
5
注意开窗通风
通风可快速降低室内病毒含量,但通风时也要注意防止患者受凉。房间尽可能让阳光照射。
这份战痘攻略,家长朋友们,
你们收好了吗?
来源:湖州市疾控中心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