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疾病危害 > 湖南人岸边这种粉色ldquo桑葚 >
湖南人岸边这种粉色ldquo桑葚
天气渐渐温暖起来到了生物积极活动的时间段湖南人肯定对它很熟悉杂草堆里、小池塘里都有它但是不可以摸它更不能吃!它体内含大量寄生虫!01福寿螺既“能生”又“嗜吃”记者在湖南省湘乡市韶山灌区水利枢纽工程所在地洋潭水库采访,看到福寿螺大量繁殖的景象:一串串、一团团的福寿螺卵块,把水利枢纽工程一些堤坝底部和附近湖南省水上运动“激流回旋”训练基地不少基础设施都“染”成了粉红色。洋潭水库蓄水区的浅滩、码头、岸线,随处可见福寿螺卵块。湘乡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管理股股长李志强介绍,针对福寿螺大量繁殖的情况,湘乡市组织农业农村局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用高压水枪冲、人工摘等方法清除卵块,捕获来一桶桶成螺和卵块,再用药物灭杀。福寿螺成螺和卵块原产自南美洲的福寿螺,与湖南农村常见的田螺有几分相像。汉寿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谢年宝等人向记者反映,福寿螺既能生又嗜吃,让人“又恨又怕”。它们在温暖、湿润的自然环境下,繁殖能力惊人,每只螺一年能多次大量产卵繁殖;成螺即使在无水和无食物的恶劣条件下,也能以休眠方式生存下来。汉寿县农业农村局农机推广研究员戴清明等专家说,近年福寿螺高发的稻田,幼体福寿螺每亩密度最高能超过10万只。汉寿县沧港镇新兴社区种粮大户刘志军说:“去年我家多亩田,有多亩发生福寿螺灾害,有的稻田每平方米能找到20个成螺,几天时间就能把田里的禾苗吃得一干二净。这种病害在水稻分蘖时节最严重,我们都被搞怕了。”人们将捕获的福寿螺螺肉加工成水产养殖饲料02岸边粉色“桑葚”不要采据韶关日报,近日,有不少市民在池塘的岸边发现手指大小的粉色“桑葚”黏在上面,仔细一看,都是由一颗颗小粉色颗粒物组成的粉红色卵块。专家表示,这不是“桑葚”,而是福寿螺在岸边产下的卵。福寿螺并不是我国的本土物种,它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后来引入中国,但其适应性强、繁殖迅速,产卵时雌螺会爬到岸边产下-颗卵,每只雌螺可年产卵万粒左右,可造成其他水生物种灭绝,是危害巨大的外来入侵物种。每年4月到6月期间,都是福寿螺生长繁殖的最佳季节,因此池塘或河岸边会多了许多粉红色的“桑葚”,岸边粉红色的卵块是福寿螺栖息地最容易辨认的特征。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在野外看到福寿螺或者粉色“桑葚”千万不要用手触碰,因为福寿螺的体内含有大量寄生虫,多达上千条,在触碰之后即使用水清洗,也可能导致某些寄生虫进入体内,危害身体健康。此外,福寿螺的体内可能寄生一种名为广州管圆线虫的寄生虫,它会寄生在人体的大脑里,导致人体患上脑膜炎。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提醒:“即使是煮熟后的福寿螺体内也可能含有活的寄生虫,会对人体造成危害,从安全的角度不建议食用,特别要提醒自己的孩子,不要因好奇而去拨弄。”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