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高温高湿注意巴氏杆菌病的防治

1.维持菌群平衡,防病治病(肚胀、拉稀、腹泻等)功效。

2.解毒排毒,开胃健脾功效。

3.抗应激、促生长功效。

4.调节免疫,提高机体免疫力功效。

5.助消化、供营养,提高饲料转化率功效。

本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菌是条件性致病菌,即30%~70%的健康家兔的鼻腔粘膜和扁桃体内带有这种病菌,平时不发病,当条件恶化时或家兔的抵抗力下降时发病。

病因

  气温突然变化,忽高忽低;兔舍空气污浊、潮湿,通风不良;兔群拥挤,长途运输;饲料质量差,饲养管理不当;其他疾病或任何应激,均可导致家兔的抗病力下降,病菌大量繁殖并毒力增强,引起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春秋季节多发,呈散发或地方性流行。

主要类型

  鼻炎型:

  患兔鼻腔里流出鼻液,起初呈浆液性,以后逐渐变为粘液性以至脓性。患兔常打喷嚏、咳嗽,用前爪挠抓鼻孔。时间较长时,鼻液变得更加浓稠,形成结痂,堵塞鼻孔,出现呼吸困难。由于患兔经常挠擦鼻部,可将病菌带入眼内、皮下,引起结膜炎和皮下脓肿等。鼻炎型的病程较长,数月乃至1年以上。但其传染性强,对兔群的威胁较大。同时,由于病情容易恶化,可诱发其他病型而死亡。

  肺炎型:

  常有鼻炎型继发转化而来。最初表现厌食和沉郁,继而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有时出现腹泻和关节炎。有的突然死亡,也有的病程拖延1~2周。病变可波及肺的任何部位,眼观有实变(肝变)、肺气肿、脓肿和小的灰色结节性病灶,肺实质可见出血,胸膜表面覆盖纤维素。

 败血症:

  该型可由其他病型继发,也可单独发生,与鼻炎、肺炎混合发生的败血症最为多见。病兔精神不振,食欲废绝,呼吸急迫,体温升高至41℃以上,鼻腔流出分泌物,有时伴有腹泻。死前体温下降,四肢抽搐,病程短的24小时死亡,稍长的3~5天,最急性病例常常见不到临床症状突然倒地死亡。病理变化可见,病程短的无明显肉眼可见变化。病程长者呼吸道粘膜充血、出血,并有较多血色泡沫。肺严重充血、出血、水肿;肝脏变性,有较多坏死灶;脾脏和淋巴结肿大出血,心内外膜有出血点;胸、腹腔内有淡黄色积液。有些病例肺有脓肿,胸腔、腹腔、肋膜及肺的表面有纤维素附着。

  中耳炎型:

  又称歪头疯、斜颈病,是病菌由中耳扩散至内耳和脑部的结果。严重病例向着头倾斜的方向翻滚,直至被物体阻挡为止。患兔饮食困难,体重减轻,但短期内很少死亡。病理变化可见,在一侧或两侧鼓室内有白色奶油状渗出物;感染扩散到脑时,可出现化脓性脑膜炎。

 结膜炎型:

  临床表现为流泪、结膜充血、眼睑肿胀和分泌物将上下眼睑粘住。

  此外,还有子宫炎、睾丸炎、脓肿和肠炎等。

防治

  兔场坚持自繁自养,从外地引种要严格检疫;平时加强饲养管理,改善卫生条件,特别是注意通风换气,定期消毒;应用巴氏杆菌灭活菌苗,每只注射1毫升,7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4~6个月,每年注射2~3次;有条件的兔场,每年用0、2%~0、3%的煌绿水溶液对兔群逐只滴鼻,每个鼻孔2~3滴,18~24小时后鼻孔周围有白色脓性分泌物者,均为巴氏杆菌带菌兔,检出后隔离饲养、治疗或淘汰。

  治疗可用青霉素、链霉素混合肌肉注射,每千克体重各1万~2万单位,每天2次,连续3~5天;磺胺嘧啶钠每千克体重0、1~0、2克肌肉注射,每天2次,连用3~5天;亦可用恩诺沙星可溶性粉加麻杏石甘散同时使用5-7天,效果明显。

发布兔子信息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hl/126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