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疾病症状 > 你能通过脑脊液细胞计数区分真菌和白细胞吗 >
你能通过脑脊液细胞计数区分真菌和白细胞吗
中医院检验科
简要病史
患者,女,67岁,2年前确诊脑梗塞。既往有高血压、抑郁症、膜性肾病、重度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肺栓塞等慢性疾病,患者11年前行胆囊切除术,4年前行肺动脉取栓、溶栓术,右下腔静脉滤器植入术,术后一直规律服用华法林1.5mgQd至今,近期自觉右下肢活动不利较前加重,行走拖拽,伴头晕耳鸣,右侧口角流涎,要求入院诊治。查血常规、尿液分析、凝血四项、D-二聚体、生化全项、免疫球蛋白检测、心梗三项结果均正常。脑脊液生化显示Cl.4mmol/l↓,蛋白定量1.66g/l↑,糖0.8mmol/l↓。脑脊液常规显示pandy(+)↑,脑脊液细胞计数22×/L↑。头颅MRI示四脑室变窄,左侧脑室软化灶,B超见双侧颈动脉硬化斑块形成,MR腰椎平扫见腰椎有滑脱、退行性改变、椎间盘膨出及腰背部软组织水肿。
体液细胞涂片
细心的检验人员在显微镜下进行脑脊液细胞计数时,发现镜下的部分“细胞”有呈一大一小紧密排列的特点(图1),怀疑可能有真菌孢子的存在,于是在临床医生没有开具相关医嘱的情况下,主动做了墨汁染色,黑色背景下果然发现直径5-20μm,呈圆形或卵圆形的菌体,出芽菌体呈葫芦状或哑铃状,外周有一圈透明的肥厚荚膜,内有反光孢子(图2)。同样又做了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革兰氏染色菌体呈紫红色,周围厚荚膜染成蓝色(图3)。瑞氏染色下菌体呈紫红色,荚膜不着色为透明区域(图4)。
最终诊断
在墨汁染色、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均能明确是隐球菌的情况下,我们及时将结果告知临床医生,患者得到了及时的转诊治疗。脑脊液细菌培养在第3天也终于长出了菌落,通过鉴定与三种染色的结果一致,为隐球菌生长,但是这三种涂片染色结果比脑脊液培养提前了2天给临床提供诊断证据,可见墨汁染色、革兰氏染色和瑞氏染色对于早期确诊隐球菌性脑膜炎(隐脑)(cryptococcalmeningitis,CM)是非常重要。
病例讨论
新生隐球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鸽粪是主要传染源。以出芽方式生殖。新生隐球菌为条件致病菌,血液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结缔组织病,结核病,糖尿病、尿毒症等免疫功能低下者为高发人群,但也可发生在免疫功能正常人。长期广谱抗生素、激素、免疫抑制剂使用者更易感染。本文患者是一位有多种慢性疾病的老年人,属于新生隐球菌的易感人群。当患者有神经系统症状,如意识障碍、头晕、头痛、发热等,应及早检查脑脊液常规及细胞学检查、墨汁染色、脑脊液生化和培养,如发现有诊断价值的病原体和特殊成分,主动与临床沟通非常重要,因为隐脑早期极易误诊误治,晚期又缺乏强有力的药物治疗,病死率很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深部真菌病。
这个病例的诊断过程,能使我们深刻体会到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价值。检验人员的细心和主动性是干好检验工作的基础,只有我们主动发现问题、把有诊疗价值的结果及时提供给临床,才能得到临床的信任,避免误诊或漏诊的发生,检验人员的价值和地位才能不断提高。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