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怎么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是由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多见于腰部、胸胁,常沿一定的神经部位分布,与中医学文献记载的“缠腰火丹”、“蛇串疮”、“蜘蛛疮”等相类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缠腰火丹记载:“此证俗名蛇串疮,有干湿不同,红黄之异,皆如累累珠形。干者色红赤,形如云片,上起风粟,作痒发热,此属肝心二经风火,治宜龙胆泻肝汤。湿者色黄白,水疱大小不等,作烂流水,较干者多疼,此属脾肺二经湿热,治宜除湿胃苓汤。”又如《外科启玄》蜘蛛疮记载:“此疮生于皮肤间,如水窠相似,淡红且痛,五七个成攒,亦能荫开”。赵炳南称之为“串腰龙。”

中医治疗

中药药效

牛黄:味苦,平,性凉。除热邪,逐阴邪。清心退热,通关窍,开结滞,解心经热邪。《本草》云:“主惊痫寒热,热盛狂庢,逐鬼除邪。能解百毒而消痰热,散心火而疗惊痫,为世神物,诸药莫及也。”

血竭:味辛、咸,气平,化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河间云:“血竭除血痛,为和血之圣药,疗恶毒疮痈,专破积血引脓,竟驱邪气止痛。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青黛:味苦甘,性寒。解诸热毒虫毒,金疮热疮。《开宝本草》:“味咸,寒,无毒。主解诸药毒,天行头痛寒热,并摩傅热疮恶肿,金疮下血等毒。”

甘草:味甘,平。泻热,散表寒,除邪热,缓正气,缓阴血,润肌。通经脉,利血气,解百毒而有效,协诸药而无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

大黄:味苦,寒。破癥瘕积聚,推陈致新,凉血解毒。《日华子本草》:“通宣一切气,调血脉,利关节,泄壅带水气,四肢冷热不调,温瘴热候,并傅一切疮疥痈毒。”

黄柏:味苦、微辛,气寒,阴中之阳。解毒汤,上下内外通治之。《日华子本草》:“治骨蒸,心热,杀疳虫,治蛔,疥癣、口疮。蜜炙治鼻洪,肠风泻血。《珍珠囊药性》云:黄柏疮用,一言蔽之。”

麝香:味辛,温。主辟恶气,除邪、温疟、蛊毒,痫至痞满,风毒。《药性解》:“主恶气,鬼邪、蛇虺蛊毒、惊悸痈疽、中恶心腹暴痛胀满、风毒温疟痫痉,通关窍。其性能射,故善穿透开散。”

冰片:辛香、性寒、善走,九窍不通,疮疡痈肿,热郁不散,亦当用此发达,故凡外入风邪变而为热,仍自外解得宜。冰片可抗炎止痛、促进神经胶质细胞生长的作用。

中药配方

(一)

  湿热。

  凉血清热,解毒利湿,活血止痛。

  三紫汤。

  紫草10克,紫参15克,紫花地丁30克,车前子10克,茯苓皮15克,甘草10克,细木通6克,元胡9克,大青叶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秦发中方。

(二)

  湿热郁蒸,气滞血瘀。

  清热解毒,化瘀行气止痛。

  解毒止痛灵。

  黄芩10克,连翘20克,板蓝根25克,元胡25克,僵蚕20克,柴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薄荷15克,陈皮15克,甘草1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另外可外涂2%龙胆紫,6天为1疗程。

  姜耀武方。

  (三)

  火毒内蕴血分。

  清热解毒,凉血散血,透疹。

  虎杖解毒汤。

  虎杖15克,板蓝根20克,丹皮13克,赤芍13克,蝉蜕10克,甘草5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蒋森方。

  (四)

  湿热内蕴,感受毒邪,湿热毒邪搏结,壅滞肌肤所致。

  清热解毒祛湿。

  马齿苋解毒汤。

  马齿苋15克,大青叶15克,紫草15克,败酱草15克,黄连10克,酸枣仁10克,煅龙牡30克(先煎)。

  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

  李林方。

  (五)

  肝火妄动,湿热蕴结,风热外感引发。

  平泄肝火,清化湿热,佐散风热。

  龙胆泻肝汤加减。

  柴胡6克,龙胆草9克,板蓝根30克,生甘草3克,荆芥6克,赤白芍各9克,车前子9克,炒牛子9克,青黛3克。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孙冀真方。

  (六)

  邪毒蕴结肌肤。

  清解邪毒。

  三粉擦剂。

  雄黄10克,明矾10克,琥珀末3克。

  三种药物共研成细粉,用凉开水调如稀糊浆,以新羊毛刷蘸之擦患处,随干随擦。

  王渭川方。

  (七)

  肝火内郁,湿热外侵,结于肌肤。

  清火解毒。

  雄蚣膏。

  雄黄9克,蜈蚣3条(瓦焙)。

  分别研为细末,混合均匀,香油调涂患处,每日3次。

  王法昌方。

(八)

  脾虚湿蕴、气滞血瘀。

  清火解毒。

  带状疱疹膏。

  牛黄、血竭、青黛、甘草、大黄、黄柏、麝香、冰片等

  取本品适量,以麻油调为膏状后在患处涂抹即可,每天一到三次。

  徐清堂宣。

中医针灸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夹脊穴、支沟、阳陵泉。

  配穴:腰以上病灶:曲池、合谷、外关;腰以下病灶:三阴交、太冲、血海。

  阿是穴位置:系指皮损周围(约离疱疹0.5~1寸处)。

  夹脊穴位置:取与皮损相应之夹脊穴。

  (二)治法

  一般仅需取主穴,疗效不明显时酌加1~2个配穴。阿是穴针法:以1.5~2寸毫针,呈25度角朝疱疹方向斜刺,按皮损范围,在周围进4~8针,略加捻转提插,有轻度得气感即可。相应夹脊穴,斜向脊柱深刺,使针感循神经分布线路传导。余穴均施提插捻转泻法,留针20~30分钟,5~10分钟运针1次。每日1~2次。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阿是穴;2、腰以上病灶:合谷、曲池;腰以下病灶:阳陵泉、侠溪。

  配穴:支沟、太冲。

  阿是穴位置:皮损区。

  (二)治法

  应用波长埃,输出功率25毫瓦,激光针功率为2~3毫瓦的氦-氖激光针灸仪进行治疗。依据症情选穴:凡皮损面积大,水疱多,感染为主而疼痛轻者,仅用主穴第一组。采用激光散焦照射,照射距离为40~60毫米,照射密度为0.5~1毫瓦/平方厘米,每处照射5~10分钟。以疼痛为主,皮损面积较局限,仅有红色丘疹或皮疹已结痂者,则取主穴之第二组,以激光针灸仪照射,剧痛者加配穴,每穴分别照射5分钟。如果上皮损面积大而疼痛又剧烈者,则二组宜结合应用。每日治疗1次,10次为一疗程。

  

  (一)取穴

  主穴:肺、敏感点。

  配穴:皮质下、内分泌、交感、肾上腺。

  敏感点位置:指耳廓上,与病灶相应位压痛明显处。

  (二)治法

  主穴必用,配穴据症情酌取1~2穴,每次一侧。采用捻转手法,刺激宜强,持续运针2~3分钟,留针1小时。每日1~2次。另可把克干净的墨汁和5克雄黄粉调匀,搽在患处周围的边缘上。每日一次。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脊柱两侧旁开2厘米之平行线;2、距病灶边缘1厘米之环状区。

  (二)治法

  取第一组作整体治疗,第二组作局部治疗,一般宜同时取。先依皮损所在部位和范围,定平行线长度和环状区大小。如在胸胁部,取相当于胸段长度;皮损在下肢,取腰骶段长度。然后,以较强手法叩刺平行线和环周线,皮肤针针尖方向与皮肤表面垂直,针尖接触皮面应短暂(约每秒2次),针间距离0.5~1.0厘米左右。每条刺激线连叩三遍,每日1~2次。注意不可叩刺病灶,以防感染。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一为艾炷灸。于阿是穴之二处(一处为先发之疱疹,一处为疱疹密集处)各置一麦粒大之艾炷,点燃后,觉灸痛即吹去未燃尽之艾炷。再以同样的方法,延伸至远端疱疹密集处各灸一壮。1次即可,如不愈,隔5天再灸1次。

  一为艾卷灸,取纯艾卷或药艾卷,点燃一端后熏灸阿是穴。其熏灸方法有三种:一为用2支艾卷同时作广泛性回旋灸,以病人感觉灼烫但能耐受为度,灸治时间据皮损面积大小酌情掌握,一般约30分钟。二为用1支艾卷在阿是穴均匀缓慢地向左右上下回旋移动。应注意艾火宏壮,集中于疱疹顶部,以有灼热麻苏苏的特殊感觉沿肋间隙或经脉循行路线感传为佳。三为“围灸法”,用艾卷在病损处由中心向周围围灸,直灸至局部潮红,患者自觉舒适,不知痛为度,通常需时30~40分钟。上述三法,可任选用,每日1次,4~7次为一疗程。

  

  (一)取穴

  主穴:肺俞、胆俞、脾俞、阿是穴。

  配穴:病变在腰以上加支沟,在腰以下加阳陵泉。

  阿是穴:皮损区周围。

  (二)治法

  主穴均取,据病变部位加配穴。将针在酒精灯上烧灼,至针尖红而发亮,迅速刺入穴位,直刺3毫米,快刺疾出。阿是穴则采用疱疹周围围刺之法。每3日1次。一般1~3次。注意针孔清洁,勿用手抓挠。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令病人选好体位,一般取坐位。然后充分暴露病灶区。用闪火法,先在皮损两端吸拔,接着沿带状分布,将罐依次拔在疱疹密集簇拥之处。罐具大小,依部位而选,但必须拔紧。如松弛不紧者,一定要重新吸拔。罐数,按病灶范围而定,以排满为度,留罐约15分钟。留罐期间,如罐内出现水泡,不必介意。拔罐后如有破溃者,外涂龙胆紫药水,局部感染重者,可撒氯霉素粉。一般每日一次,不计疗程,直至痊愈。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二)治法

  常规消毒皮损部位,用三棱针沿疱疹周围转划一圈,以皮肤轻微出血为度。然后用毛笔或棉签蘸雄黄酒少许,外涂于疱疹之上,每日3~5次,不计疗程。雄黄酒泡制:雄黄少许研成细末,装入瓶内,罐入酒水各半调和而成。老年或体虚病久者,同时服人参败毒散,加黄芪30克,丹皮、赤芍各10克,日1剂,早晚分服。

  

  (一)取穴

  主穴:分2组。1.内关、委中;2.列缺、合谷。

  配穴:四肢取阳陵泉,腹部取足三里、三阴交,臀部取环跳。

  (二)治法

  穴位均根据皮损部位选取,主穴第一组用于胸胁腰背部皮损,第二组用于头面部。每次取一穴,以灯心草一根,约3寸长,一端蘸植物油,点燃后迅速将燃着端接触穴位的皮肤,一点即起。施灸处可出现绿豆大的水泡,不必处理,会自行消退。每日1次(注意,第二天灸灼时,宜在原灸点之旁边),4次为一疗程。

  

  忌吃些辛辣及发物的菜式,

  如,牛肉、羊肉、鱼肉……

  葱、姜、蒜、辣椒、醋(炒菜中也不等含有)、大酱类……

  蒜薹,圆葱……

食物疗法

食疗配方

  

  配方:佛手柑鲜果30克,当归6克,米酒30克。

  制法:以上三物一同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

  功效:舒肝理气,养血活血。

  用法:每日1剂,可连用数日。

  

  配方:茉莉花5克,红糖适量。

  制法:茉莉花与红糖放锅内,加清水适量,煮至水沸,去渣。

  功效:理气活血,解郁止痛。

  用法:代茶频饮。

  

  配方:柴胡15克,当归9克,陈皮9克,鸡蛋1个。

  制法:以上四味加水适量,一同煮至蛋熟。

  功效:行气活血,健脾和胃。

  用法:吃蛋饮汤,每日1剂,连用7日。

  

  配方:竹茹5克,桑叶6克,炒谷芽9克。

  制法:以上三者加水适量,共煎取汁。

  功效:清热除烦,健胃消食。

  用法:代茶频饮,每日1剂。

  

  配方:薏米30克,马齿苋30克。

  制法:先将薏米和马齿苋加水煮熟,再加红糖调味。

  功效:清热解毒,健脾化湿。

  用法:每日1剂,连用7日。

  

  配方:枸杞叶30克,粳米50克。

  制法:先把枸杞叶摘洗干净,再与粳米一起加水熬粥。

  功效:清热泻肝。

  用法:随量作早晚餐食用。

  

  配方:大青叶15克,柴胡15克,粳米30克。

  制法:先把大青叶、柴胡加水毫升,煎至约0毫升时,去渣取汁,入粳米煮粥,待粥将成时,入白糖调味。

  功效:清泻肝火。 用法:早晚分食,每日1剂,可连服数日。

  偏方:

  板蓝根10克 当归:15克 元胡:10克 龙胆草:10克 甘草:5克

食疗止痛

研究发现,以下食物具有镇痛的作用。

  1、咖啡:咖啡因成分和人体中一种传递疼痛信息的化学物质相似,摄入咖啡因后,它会取代这种化学物质的角色,使细胞接收不到传来的疼痛讯号,从而减少疼痛感。

  2、莓类:草莓、黑莓及樱桃阻断发炎的能力更甚于阿司匹林。而富含强力抗氧化剂的蓝莓,还能加强身体修复系统的战斗力。   

3、樱桃、苹果、橘子、柿子、菠萝等:上述水果存在一种物质“水杨酸盐”,这种“天然阿司匹林”正是止痛药阿司匹林的成分。

  4、香蕉:a、含有的泛酸成分是人体“开心激素”,能减轻心理压力,排解紧张、忧郁,睡前吃香蕉有镇静作用;b、富含维生素A,将香蕉皮敷在皮肤之上,有止痛、消除溃疡的作用;c、增加免疫力: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抗氧化能力很强,增强免疫力;d、辅助治疗便秘:所含的食物纤维很多,可以帮助刺激肠蠕动。注:香蕉虽好,1天1~2根即可。血糖高和肾功能不全者要少吃。

  5、蜂皇浆加蜂蜜(1两兑1斤):晨起空腹服用(搅匀后,一汤匙加一杯温开水),可增进食欲,从而增加免疫力,并可通便、消炎、修复受损组织。

  6、益生菌酸奶(早晚饭后半小时喝克):可增加肠胃有益微生物菌群,促消化、排毒素、补钙、增营养等(每月宜换一个品牌,以免肠疲劳)。

偏方疗法

带状疱疹偏方1:   

鲜地梢瓜全草克(干品克)。   

将地梢瓜放入铝锅内煮沸20分钟,去渣,乘药液热时用纱布浸药液敷患处

,稍凉即冲洗患处.若皮肤有破损者洗后擦干,可涂1%龙胆紫或儿茶粉,每天2-3次。   

带状疱疹偏方2:

升麻30-50克。   

上药浓煎汁,用纱布蘸药汁湿敷患部,保持局部湿润。治疗期间禁食生姜、大蒜、辣椒、鱼、蛋等辛辣及发物。   

带状疱疹偏方3:   

头发适量(以天然粗黑者为佳)。   

将头发燃烧至通赤,研为细末,密封,贮于有色瓶中备用.用时取麻油适量,调为糊状,外涂患处,无须包扎,每天1次。   

这是疾病百科库精心编辑的内容禁止采集   

带状疱疹偏方4:   

蜈蚣3条。   

将蜈蚣置瓦上焙干,研未,加鸡蛋清适量调匀后,涂在皮损处,每天5-6次.如有寒热等全身症状,则配合龙胆泻肝汤或银翘散等煎剂内服。这是疾病百科库精心编辑的内容禁止采集   

带状疱疹偏方5:   

地龙5条。   

带状疱疹偏方6:   将地龙烤干研粉,加适量麻油调匀,搽于局部。   

鲜活地龙50克。   

将地龙洗净置小杯内,加白糖15克,用小木棒搅拌片刻,取浸出液涂敷患处,每天1次,同时配服龙胆泻肝汤。 

日常护理

护理——病人应卧床休息,避免疱疹部位摩擦。

护理——对于发生于三叉神经区的疱疹,应注意病人眼睛的护理,每日用生理盐水洗眼1次—2次,并点抗生素眼药水或涂眼膏。

护理——单纯水疱者,可用1%—2%的龙胆紫外涂患处,。还可在患处直接涂千蒲疱疹油

护理——中药场剂一般宜凉服,如病人出现食欲不佳、腹痛便塘时应停止服用。

——马齿苋治疗带状疱疹——

鲜马齿苋适量。将马齿苋洗净后,用刀切碎放入蒜臼内,捣烂成糊为止,涂敷患处,日换2次。消炎解毒。治疗带状疱疹。

——柿子治疗带状疱疹——

取柿子汁适量。将柿子洗将绞汁,抹于患处,干时再抹,1日3~4次。治疗带状疱疹。

——醋泡半夏治疗带状疱疹——

陈醋10份,生半夏2份。先将生半夏研末,纳入醋液浸泡12小时后,取棉棒蘸药液外搽患处,每天3次。治疗带状疱疹。

以上词条摘录中医古籍,如有医院就医。

广大朋友要正确的认识带状疱疹的重要性,尤其是老年人

尽早去疼痛科及时诊治,千万不可掉以轻心,留下长期痛苦。

医院疼痛科咨询电话-、

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最专业的医院
北京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zlyy/846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