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预防护理 > 检验结果临床解读之脑脊液 >
检验结果临床解读之脑脊液
脑脊液(cerebrospinalfluid,CSF)[正常值]正常人的脑脊液是绝对无菌的。若在脑脊液中检出细菌,且排除标本在采集和检验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则都应看作是病原菌。
[临床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注意事项]1.穿刺采集脑脊液的过程要严格无菌操作,通常收集标本总量为10ml。一般收集3管,第1管脑脊液用于生化检验,然后将第2管标本(1~3ml)注入培养瓶中做微生物学检验,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减少皮肤寄生菌污染的机会,剩余部分送检细胞计数或其他检查。2.最好在疾病早期、应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标本。3.低温对脑膜炎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有杀灭作用,肺炎链球菌能产生自溶酶,离体后迅速自溶,因此,采集标本后必须立即送检或做床边接种,送检时要注意保温(25~37℃),切忌冰冻保存。[临床解读]1.在病理情况下,血-脑屏障受到破坏,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进入脑脊液,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此时在脑脊液中可检出病原微生物。脑膜炎分为急性和慢性,急性脑膜炎通常由化脓性细菌引起,慢性脑膜炎的病原体包括结核分歧杆菌、梅毒螺旋体、布鲁杆菌、钩端螺旋体等,症状至少持续4周。
2.化脓性脑膜炎可由多种细菌引起,其中以脑膜炎奈瑟菌引起的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最多见,主要临床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皮肤瘀点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脑脊液呈化脓性改变。本病属乙类传染病.接诊医师及微生物室人员应及时填写传染病卡并按规定及时上报。肺炎链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脊髓膜炎主要见于老年人和婴幼儿,也可见于其他年龄段,常继发于肺炎链球菌性肺炎兼有败血症的病程中,也可继发于中耳炎、乳突炎、鼻窦炎,还可继发于颅脑外伤、颅骨骨折或脑外科手术后。多次发作的复发性脑膜炎的病原菌常为肺炎链球菌。临床表现多是在原发疾病的基础上有高热、头痛、呕吐、嗜睡、昏迷以及颈项强直、凯尔尼格征阳性等脑膜炎症状。葡萄球菌和链球菌性脑膜炎多为继发性,前者多继发于败血症、局部病变和损伤等;后者多继发于耳鼻喉感染,尤以乳突炎和中耳炎多见。在3个月至5岁儿童的细菌性脑膜炎中,最常见的致病菌是流感嗜血杆菌,占50%以上,病死率约为50%。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可在数小时内突然地或数天后逐渐地发展为脑膜炎,其症状与其他细菌性脑膜炎相似。
利斯特菌病的病原体是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约3/4的患者临床表现为化脓性脑膜炎的症状,不同的是脑脊波中多以单核细胞为主。
3.脑部外伤、神经外科手术和脊髓麻醉等引起的脑膜炎,病原菌通常为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克雷伯菌、枸橼酸杆南、不动杆菌和肠球菌。脑脊髓分流术所致脑膜炎约有75%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腰椎穿刺、小脑延髓池穿刺等情况下发生的脑膜炎(接种性脑膜炎),常为铜绿假单胞菌经医疗器械进人髓腔所致。4.厌氧菌般不会引起脑膜炎,通常不要求做脑脊液的厌氧菌培养。但是,对脑脓肿、硬膜下积液及硬膜外脓肿应做厌氧菌培养。多达85%的脑脓肿可发现厌氧菌,常见病原菌有类杆菌属、梭状杆菌属、放线菌属、韦荣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属的细菌,有时可查及厌氧菌和需氧菌(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的混合感染。5.下列情况的脑脊液标本需做分枝杆菌检测:来自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简称AIDS或艾滋病)患者;脑脊液淋巴细胞增多脑脊波葡萄糖值或蛋白质的值异常。6.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病原体是新型隐球菌,忠者病死率较高,即使在正现抗真菌治疗中病死率仍高达25-30%,存活者的复发率为20-25%,且有近一半患者留有后遗症。多见于艾滋病以及免疫功能低下、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患者。7.病毒性脑膜炎是指由急性病毒性感染累及脑脊髓膜的一种临床综合征,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和脑膜刺激征,脑脊液检查为无菌性炎症政变。可由多种病毒引起,主要有肠道病毒中的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和肠道病毒70、71血清型,虫媒病毒中的日本脑炎病毒和森林脑炎病毒,疱疹病毒中的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和EB病毒,呼吸道病毒中的2型和3型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腮腺炎病毒、风疹病毒和麻疹病毒以及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本病多数为良性、自限性过程,临床过程通常较短且预后好,但少数抗体缺乏患儿的肠道病毒脑膜炎易进展为脑实质受累的脑膜炎,病死率可高达10%~74%。限于目前实验室常规检测技术,引起病毒性脑炎的许多病毒还难以从临床标本中检测出,因此临床主要依靠流行病学特征(如各种病毒脑炎的发病高峰有明显的季节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无菌性脑脊液的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临床诊断。
大检联
超高性价比,惊喜带给你!
详情电联李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