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江幼儿园手足口病宣传小知识

PART.1

什么是手足病

手足口病又叫发疹性口腔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与手足口患者日常接触,饮用被污染的水均可被传染。患者发病后一般可在一两周内自愈,不会留下后遗症,极少数人可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等并发症。

PART.2

手足口病的危害

染上手足口病后,孩子一般会持续发热,热程为2至7天不等,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伴有嘴角痛、咽喉痛、流口水、不爱吃东西、几天后,手、足、口屁股等部位会出皮疹。

PART.3

手足口病怎样与其他疾病区分

小儿手足口病因与几种常见病如上呼吸道感染、水痘等很相似,不好鉴别,所以家长更应该仔细观察。一般水痘是呈向心性分布,以头、面、胸、背为主,随后向四肢蔓延;而疱疹性咽炎虽然也会发热,咽部起疱疹,但水疱如针眼大小,以咽颊、软腭、扁桃体多见,发热常在38°C以上,其他部位不出现疱疹;单纯疱疹多分布在颊粘膜、舌及牙龈,继发感染常见于口唇、眼睑、鼻周,为粟粒状水疱,没有其他部位的皮损。如果孩子染上了手足口病,一般手心、足心、口腔黏膜、肛周等部位会出现皮疹,皮疹的颜色是红紫色,少数患儿波及四肢及臀部,躯干部极少。

手足口病的预防

本病主要通过食物、口鼻飞沫及接触传播,因此预防上主要应做到:

1、注意饮食卫生,避免病从口入。

  2、避免与患儿接触,幼托机构发现病人,要采取隔离措施。

  3、平时应加强体质锻炼。

  4、调理脾胃,及早治疗食积。

加强监测,提高监测敏感性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及时采集合格标本,明确病原学诊断;

做好疫情报告,及时发现病人,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疾病蔓延扩散;

被污染的日用品及食具等应消毒,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漂白粉澄清液浸泡,衣物置阳光下暴晒,室内保持通风换气;

流行时,做好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宝宝勤洗手能提防手足口病;

饭前便后要洗手,预防病从口入;

家长尽量少让孩子到拥挤公共场所,减少被感染机会;

注意婴幼儿的营养、休息,避免日光曝晒,防止过度疲劳,降低机体抵抗力;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zlyy/13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