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常见疾病的预防知识

温馨提示

天气逐渐转凉了,彭医生提醒您:

家长要注意在日常饮食中让孩子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A及维生素E的食品,增强肌体免疫力,预防感冒,奶制品、动物肝脏、坚果都是不错的选择;另外,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果蔬丰富,大部分绿色蔬菜及红黄色水果中都富含大量维生素,建议孩子们多吃。

                              

秋冬季易发哪些传染病?

秋冬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感、麻疹、风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结核等。这类传染病经呼吸道传播,是“吸进去”的传染病。细菌或病毒可直接通过空气传播,或通过灰尘中细菌或病毒的飞沫核经呼吸道进入人体后发病。

                              

几种主要传染病及症状

(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起病很急,传染性强,主要经空气飞沫传播,容易造成暴发性流行。临床表现为畏寒、高热、头痛、全身酸痛、极度乏力等全身症状较重,而呼吸症状较轻,可有鼻塞、流涕、咳嗽。发病后体温可高达39-40℃,颜面潮红,咽及眼结合膜明显充血。3-4天热退,呈自限性过程。幼儿及老年患者常因并发肺炎而预后较差。

(二)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飞沫传播。同时有发烧、头痛、无力和食欲不振等症状。发病一到两天后出现耳部疼痛,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向周围扩散,边缘不清楚。张口或者咀嚼时感到腮腺部位疼痛,尤其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可并发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胰腺炎等并发症。

(三)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毒存在于病人上呼吸道和疱疹液中,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和直接接触传播。潜伏期12-21天,平均14天。出疹前常有发热、头痛、全身不适、咳嗽、食欲减退等前驱症状。发热同时或1~2天后出疹。皮疹先见于躯干、头部,后延及全身,发展迅速,开始为红斑疹,数小时内变为丘疹,再形成疱疹,周围绕以红晕,有痒感,疱液初为透明,后混浊,继发感染可呈脓性,结痂时间延长并可留有痂痕;皮疹分批出现,同一部位可见斑疹、丘疹、疱疹和结痂同时存在;如无感染,1~2周后痂皮脱落,一般不留痂痕。早期诊断、正规治疗多可痊愈。治疗宜早期、规则、全程、联合、适量。

(四)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是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约3-5周从粪便中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即溢出。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通过日常接触传播,亦可经口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水源,也可经口感染,并常造成流行。

(五)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属病毒引起的腹泻,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因。诺如病毒感染性强,以肠道传播为主,可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潜伏期多在24~48h,最短12h,最长72h。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h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

如何预防秋冬季传染病?

1.做好班级晨检及因病缺课登记记录,及时发现和控制传染源,发现病人或可疑病人,要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防止病毒传播。

2.搞好室内外环境卫生,湿式扫除、湿式擦抹,防止尘土飞扬。室内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清新,尤其教室、宿舍、人员密集场所等。

3.养成个人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彻底清洗干净,不用污浊的毛巾擦手。不随便吐痰,打喷嚏或咳嗽时应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

4.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及房间适当消毒,如日光下晾晒衣被,房内门把手、桌面、地面用含氯消毒剂喷洒、擦拭。

5.疾病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去,尽可能避免与确诊的呼吸道患者接触。必须与病人接触要戴口罩。

6.随时







































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疗效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zlyy/1003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