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饮食调养 > 讨厌的手足口来啦来看看智禾是怎样做的 >
讨厌的手足口来啦来看看智禾是怎样做的
警惕!手足口病又来了
大家做好准备!
-「科普知识」-
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立夏已过,天气逐渐转暖,小朋友们可以开开心心活动玩耍了。但是近期,妈妈群里有好多小朋友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小疱疹,有的宝宝还发热、咽痛、厌食,别提多难受了。这是因为什么呢?原来是让爸爸妈妈们担心的手足口病在捣鬼。它们专挑5岁以下儿童下手,在这个时候开始“流窜作案、兴风作浪”。根据大连市传染病监测数据,每年6-9月为本市手足口病的流行季节,其中7-8月为流行高峰。提醒宝妈宝爸仔细阅读以下内容,做好各项准备!
一、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病,以发热和手、足、口腔黏膜疱疹为主要临床症状。5岁以下儿童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易感人群。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近几年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A16)、柯萨奇病毒A6型(CoxA6)和肠道病毒71型(EV71)最为常见。
好发年龄
6月龄到5岁,3岁以内儿童更常见。
好发季节
该病全年都可以发病,北方地区夏秋季高发,有逐渐提早的趋势。
二、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什么样?
手足口病的潜伏期多为2~10天,平均3~5天。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型两种,临床上大多数患者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自然病程一般为7-10天,无需治疗就能自行恢复。少数患者可能会累及循环系统、呼吸系统、中枢系统,并发脑膜炎、脑炎、心肌炎等。
轻型的表现为急性发病,在口腔、手足处出现疱疹和斑丘疹,在出疹的同时或者出疹前可能会出现发热,大部分是低热,小于38.3摄氏度。
口腔疱疹最多见于舌头和颊粘膜,其次为唇齿侧和硬鄂,口周也会出现。开始时为红色斑片,继而发展为周围红晕的水泡,在2-5天左右水泡会破裂,形成浅的灰白-黄色基底,红斑围绕的溃疡,这时孩子会说咽喉疼痛或者拒绝吃东西。
特别提示:
3岁以下的手足口患儿若出现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易惊、肢体抖动、无力;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需要及时就医进行必要的辅助检查,有针对性地做好救治工作。
三、手足口病是怎么传播的?
手足口病的传播方式是多样化的,密切接触是手足口病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还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和食物亦可感染。
特别提示
孩子爱玩的海洋球池也是传播病毒的帮凶。海洋球池好玩,却不好清洗,一旦消毒不彻底,这些“你玩我玩大家玩”的游乐设施,上面很可能就被手足口病病毒污染了。
四、得了手足口病怎么办?
家长们在照顾手足口病患儿时应重点做好以下几点:
饮食——清淡软糯
饮水——及时补水
发热——监测体温
口腔——保持清洁
皮疹——防止抓挠
消毒通风——彻底消毒勤通风
五、智禾是怎样预防的?
1
健康守护第一关
点击上方观看视频
2
日常呵护最细致
3
健康教育少不了
4
体格锻炼要坚持
5
膳食营养要丰富
炎炎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