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基层医生必学的中医三联法分期论治带状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潜伏于体内侵犯感觉神经节而引起的相应神经分布区的疼痛,在疼痛区域内山现节段性、排列成带状簇集水泡的特异皮肤损害,尤以老年人多见。

经过一般治疗后,约30%的患者可遗留疱疹后神经痛。

中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低下,机体修复神经组织的过程迟缓,因而在患部皮损消退后,常会遗留顽固性神经痛症状,并持续数月甚至更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介绍的三联法(排针刺法、絮刺法、“缠身龙”草药搽剂外敷法)是由李国伟老师创立的。用分期择法论治带状疱疹,疗效显著,操作简单,适合基层医师临床使用。小编将相关要点整理如下:

诊断依据

1、皮损多为绿豆大小的水疱,簇集成群,疱壁较紧张,基底色红,常单侧分布,排列成带状。

严重者,皮损可表现为出血性或可见坏疽性损害。发于头面部者,病情往往较重。

(图片仅供参考)

2、皮疹出现前,常先有皮肤刺痛或灼热感,可伴有周身轻度不适、发热。

3、自觉疼痛明显,可有难以忍受的剧痛或皮疹消退后遗疼痛。

临床分期

1、潜伏期:胸背或眼睑、额部一侧,局部皮肤掀红或出现潮红,灼热刺痛。

2、疱疹期:胸背或眼睑、额部一侧,局部皮肤出现丘疱疹或水泡,或集簇成群,或呈带状分布;泡壁紧张,粟粒或绿豆大小;或疱液浑浊,部分破溃,形成糜烂面,少量渗出;伴剧痛,疼痛而影响工作、睡眠。

3、后遗症期:自发病后经治疗,皮疹结痂或全部消退,但仍遗留疼痛,数周或更长时间不止,影响睡眠,其他症状不明显。

操作要点

1、潜伏期

操作方法

皮损疼痛区进行常规消毒,用直径粗0.35mm,长40mm的毫针,进针0.5-0.8寸。

疼痛区域一般以排队样进针,进针角度20-50°不等,灵活而定,针距1-3cm,—片疼痛区需用针数少则10针,多则40-50针,进针后稍稍运针留针20-30min起针。

循经取穴,取阳陵泉、丘墟二穴用泻法。

应用要点

局部皮肤掀红或出现潮红,灼热刺痛,但未出现丘疱疹或水泡。

注意事项

①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严格消毒,以防感染;

②注意与有关疾病的鉴别,如肋间神经痛、胆道疾病、溃疡性疾病等。

2、疱疹期

操作方法

排泄毒液法

创面严格消毒,用三棱针刺破所有疱疹,边刺边用稍干的75%酒精棉球吸去疱疹毒液。

将玻璃火罐用闪火法扣在已刺破疱疹部位,留罐时间视病情而定,一般留罐2-5min,如疔疱型需留罐10min。

拔罐后拭去毒液和少量的污血,搽“缠身龙”草药搽剂包扎。

泄毒放血法

带状疱疹患者局部创面干结或疱疹干涸后,对局部皮肤进行严格消毒,用三棱针点刺所有疱疹原发部位及疱疹四周红斑。

将玻璃火罐用闪罐法扣在所有点刺部位,留罐吋间视病情而定,一般约2-3min。

见血、毒液出即可起罐,起罐后拭去毒液、污血,然后搽“缠身龙”草药搽剂包扎。

应用要点

局部皮肤出现丘疱疹或水泡,或集簇成群,或呈带状分布;泡壁紧张,粟粒或绿豆大小;或疱液浑浊,部分破溃,形成糜烂面,少量渗出。

注意事项

①在使用泄毒排液法进行拔罐时,不要损破疱疹皮肤;

②所有疱疹均须用三棱针点刺到位。

3、后遗症期

操作方法

针刺方法采用患处局部排刺,而后三棱针点刺,拔罐放血相结合。常规消毒皮损疼痛区,用直径粗0.35mm,长40mm的毫针,进针1-1.5寸。

疼痛区域一般以排队样进针,进针角度20-50°不等,灵活而定,针距1-3cm,一片疼痛区需用针数少则10针,多则40-50针。

进针后稍稍运针留针20-30min起针。起针后疼痛部用三棱点刺,而后拔罐放血,留罐2-3min见血出起罐,用酒精棉球擦净皮肤。

应用要点

皮疹结痂或全部消退,但仍遗留疼痛,数周或更长时问不止,影响睡眠,但其他症状不明显。

注意事项

①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包括穴位)均应严格消毒;

②一般患者隔天一次,疼痛剧烈者也可每天一次,10次一疗程。

“缠身龙”搽剂

“缠身龙"草药搽剂由“缠身龙草"(清热解毐、化瘀敛疮)、"野辣茄”(拔毒祛脓)、“马兰根”(破癖生新)等组成。将诸药烧炭研粉,加麻油调之,再经高压消毒而成。

中药烧炭后,存其性而强其吸附毒液功能,功专敛疱生肌。加润性之麻油后,调和了炭类制剂的干燥之性,对湿渗疱疹的疮面能干结结痂;对干燥、糜烂的疮面使之能润、敛。

在治疗疱疹过程屮,破疱拔罐之法,对病变局部会带来一定程度的皮损。患处搽药对保护创面、收敛渗出物、消除组织肿胀、防止感染发生、促进皮痂软化脱落有重要的作用,是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

赞赏

长按







































白癫风初期表现
白颠风早期证状的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zz/8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