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科普带状疱疹

此病现代医学称为带状疱疹,民间称为“蛇胆疮”“缠腰龙”,带状疱疹是一种病毒感染性皮肤病,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人体引起的。病毒像“特务”一样潜伏在感觉神经节内,平时休养生息,不惹是生非和人相安无事,也无症状,在劳累、感冒、外伤等刺激下,机体防御系统功能下降时,潜伏在体内的病毒就开始生长繁殖,侵犯神经使其发炎,皮疹一般有单侧性和按神经节段分布的特点,有集簇性的疱疹组成,产生针刺样、刀割样或闪电样疼痛,有时甚至轻轻触摸或衣服摩擦就会诱发剧烈疼痛,并严重影响休息、睡眠、精神状态等。这就是带状疱疹的一大特点——神经性疼痛?

带状疱疹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刻骨铭心的神经痛,最主要原因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侵犯并损伤相应的感觉神经。因此带状疱疹不仅仅是皮肤病,更是神经损伤性疾病。一般认为带状疱疹的皮疹消退以后,局部疼痛持续1个月以上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年龄越大(特别是50岁以上的老年人)、免疫力越低,带状疱疹引起的疼痛越剧烈、持续时间越长。

带状疱疹病毒的特点

1)嗜食性,喜食神经外周粗纤维,使神经线外露,这是引起后遗神经痛的根本原因;

2)游走性,导致反复时可能在别处出现皮疹;

3)喜热性,皮疹越热敷越坏,宜冷敷;

4)认时性,在夜12~3点活动厉害,故睡眠中经常痛醒。

发病率与好发部位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好发部位及比例分别为:头面部占15%,颈项部为12%,胸背部为55%,腰腹部为14%,骶尾部为3%,全身性占1%左右。

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的临床过程是多变的。通常在儿童和年轻的成人中症状较轻。典型的带状疱疹有前驱症状,可能发生头痛、畏光、不适,通常很少发热,皮肤感觉异常和不同程度的疼痛是最常见的症状。夜间疼痛加重,可影响睡眠。通常在疼痛4~7天内出现皮疹,呈带状、节段性、局限性、单侧性,沿着受累神经支配区分布的红斑或簇集性粟粒状小水泡。皮疹最初表现为不对称、单侧红斑或斑丘疹,通常于12~24小时内出现成簇的小水疱,疱液清。一般7~10天后停止发展,3~6周皮疹痊愈。

?

诊断依据

1、无明显诱因出现单侧神经痛,疼痛呈烧灼样、电击样、刀割样剧痛。夜间疼痛加重,可影响睡眠。2、通常在疼痛4~7天内出现皮疹,呈带状、节段性、局限性、单侧沿受累神经分布的红斑基础上的簇集性粟粒状小水泡。3、多见于免疫力低下患者,有糖尿病、血液病、肿瘤等病史;4、影像学检查排除感染及肿瘤占位病史。

一、药物治疗

早期症状较轻的时候,可口服药物治疗,主要是营养神经药和缓解神经痛的药物。

1.抗病毒药物:早期可用阿昔洛韦,控制病情。

2.皮质类固醇:无严重并发症或禁忌症时,皮质类固醇的早期使用可减少后遗神经痛的发生率。

3.镇痛药:可选用双氯芬酸钠或加用曲马多缓释片。

4.神经营养剂:常选用维生素B1、B12等。

二、神经阻滞

中重度疼痛药物难以控制时,即应考虑直接有效的神经阻滞疗法。阻滞定位的选择应取决于神经痛的范围及治疗反应。总的原则应当是从浅到深,从简单到复杂,从末梢到神经干、神经根。

三、神经毁损

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顽固性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可根据疼痛部位的不同,选择性阻滞或毁损疼痛传入神经,以达到长期缓解疼痛的目的。射频热凝术行神经毁损,是治疗PHN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土方
白癜风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zz/884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