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预防护理 > 秋冬季传染病高发大家应加强防护水痘与带 >
秋冬季传染病高发大家应加强防护水痘与带
概念
水痘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出疹性疾病。临床特征为皮肤和粘膜相继出现和同时存在斑疹、丘疹、水疱疹、结痂疹等四类皮疹(临床医生形象的称它们“四世同堂”)。
带状疱疹是一种急性皮肤黏膜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生的、沿神经带状分布、单侧分布、密集成群的疱疹为特点,患者常主诉疼痛难忍。
由于这两种疾病都是由同一种病毒引起的,我们称之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
传染源:人是唯一宿主。
传播途径:属呼吸道传染病,一般经空气飞沫、接触患者新鲜水疱液或粘膜分泌物等方式传播。
危害
儿童:健康儿童罕见脑炎和肺炎并发症。其最见的并发症是继发细菌感染,包括局部化脓感染、蜂窝组织炎、急性淋巴炎、丹毒、败血症等;其它并发症有水痘肺炎、水痘脑炎、水痘肝炎、间质性心肌炎及肾炎等。
免疫缺陷的儿童、无免疫力的新生儿及其他患有白血病、肾脏病或长期使用皮质激素、抗代谢药物的人群水痘:患水痘表现为重症,甚至危及生命。
成人水痘:症状较严重,常并发肺炎,死亡率较高。
孕妇水痘:除病情严重外,并可导致胎儿畸形、流产或死亡。
成年人带状疱疹:初期局部皮肤有异常感,搔痒、疼痛难忍,进而出现红疹、疱疹,串连成带状;病程约3周左右,少数可达数月之久。
由于带状疱疹患者在皮损愈合后会发生类似灼烧或火烧样疼痛、电击样痛、针刺样痛、撕裂样痛等症状。如果常规止痛药治疗一段时间没有好转的情况下,需考虑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那种剧烈的疼痛强度是常人难以想象,往往导致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等伴随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无法忍受的痛苦。
因此,提倡积极接种疫苗预防水痘。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但污染唾液的衣服、食品、玩具等也可传播。临床表现多样,病人在感染了腮腺炎病毒后14-25天才会出现流腮症状,多数病人无前驱期症状,少数病例在前驱期可出现倦怠、肌肉酸痛、结合膜炎、咽痛等症状,发病后起病急发然、畏寒、头痛、食欲不振、全身不适,1—2天后单侧或双侧腮腺和(或)其他唾液腺肿胀、疼痛,张口和咀嚼或进食酸性食物时疼痛加剧。腮腺肿大通常持续7~10天。腮腺炎病毒除可以侵犯腮腺外,还能侵犯神经系统及各种腺体组织,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
防
治
错
施
(1)接种含腮腺炎成份的疫苗是预防流腮发病的有效手段,目前国内使用的疫苗有腮腺炎减毒活疫苗、麻风腮减毒活疫苗和麻腮减毒活疫苗。
(2)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和生活习惯,饭前便后及接触脏东西后要洗手,勤换、勤洗、勤晒衣服和被褥,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擤鼻涕)应立即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3)流行高峰期应避免去人群密集场所,如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并减少接触他人,尽量居家休息。对患者用过的食具、毛巾等煮沸消毒,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居室。
(4)合理睡眠,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科学饮食,加强锻炼,增强自身免疫力。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