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是由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主要通过消化道和伤口接触传染。临床表现多样化,大多伴有胃肠道症状,少数免疫低下患者可发生暴发性败血症。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病因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相关病因较为明确,即通过各种途径感染嗜水气单胞菌。传播途径主要为经消化道和皮肤伤口接触传播,好发人群主要是相关危险职业人群以及免疫力低下人群,诱发因素为皮肤破溃后未及时消毒处理。

好发人群

渔夫、野外探险爱好者接触被嗜水气单胞菌污染的物品较多,因此为高发人群。

不注重饮食卫生者易因为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容易被感染。

自身基础病以及免疫较差的人群由于自身免疫功能不全,无法对抗致病菌,更容易被感染。

症状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腹痛、腹泻、伤口局部溃烂、局部蜂窝组织炎等,还可导致严重脱水、肺水肿、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坏死性肌炎、迁徙性脓肿、脑膜炎等并发症。

并发症

严重脱水、肺水肿、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坏死性肌炎、迁徙性脓肿、脑膜炎就医

出现皮肤的红肿、溃疡、皲裂、色素沉着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血常规、便常规等检查,明确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诊断,并注意与病毒性腹泻、伤寒进行鉴别诊断。

需要做的检查

血常规检查、大便常规、粪便培养、血或分泌物培养

诊断标准

患者出现皮肤破溃后的发热、腹痛腹泻、伤口局部溃烂、局部蜂窝组织炎等症状。

血常规检查可见患者的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感染性指标明显升高,便常规检查中可见大便中白细胞等数值升高,粪便培养或血液、组织培养中明确培养出嗜水气单胞菌,也是诊断本病的金标准。

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可明确诊断为嗜水气单胞菌感染。

鉴别诊断

病毒性腹泻

这是常见的与本病表现较为类似的疾病,通常由于使用或引用带有病毒的水和食物被感染,也可出现腹泻腹痛、发热等感染性表现,但一般行大便培养可明确为其他病毒感染,且单纯的病毒性腹泻患者一般没有皮肤外伤史,是与本病鉴别的主要鉴别点。

伤寒

伤寒主要有伤寒杆菌感染引起,患者可出现持续发热以及相关的胃肠道症状,与本病的症状表现较为类似,但伤寒患者还可出现特异性的玫瑰疹,相对脉缓以及白细胞减少等疾病表现,是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所不具备的。此外,根据病原菌培养的结果,明确致病菌,可作出鉴别。

治疗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总体治疗周期在1~2周左右,以药物治疗为主,如出现局部脓肿,需要结合手术治疗。

药物治疗

庆大霉素、妥布霉素、口服补液盐

手术治疗

对于部分局部脓肿的患者,需要进行脓肿的清除手术,直接切除脓肿或切开排脓,从而促进伤口的愈合。

其他治疗

大量补液

部分患者由于伤口破溃程度较为严重,可伴随发生脱水症状,需要进行大量的补液治疗控制脱水。

预后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预后尚可,大部分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后基本可治愈,除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外一般不会影响患者的自然寿命,需要每1~2周进行一次复诊,及时复查相关指标。

复诊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患者治疗期间每1~2周进行一次复诊,复查血常规等相关指标,及时掌握疾病康复进程。

饮食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饮食无需特别注意,主要是要保证营养的摄入,且避免使用辛辣、油腻的食物,可影响伤口的康复进程。

饮食调理

患者可进行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鱼类、瘦肉、牛奶等食物,保证营养。

患者需要忌辛辣、油腻的食物如辣椒、炸鸡等,可影响伤口的愈合。

患者需要多喝水,补充水分避免脱水。

护理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护理的主要方面是规律用药,术后保持引流管通常,如发现患者伤口出现化脓等表现必须立即联系医生。

日常护理

观察伤口

定时观察伤口康复进展,特别是破溃较为严重的患者,如出现长时间不愈合需告知医生。

定期复查

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定期复诊,观察伤口同时复查血常规,便于医生调整用药。

保持引流管通畅

部分化脓的患者需要切开引流,因此家属和护士要多观察,保持引流管的通畅。

术后护理

术后保持手术伤口干燥,避免感染为主。

预防

嗜水气单胞菌感染的主要病因是细菌的接触史,因此其主要预防措施包括做好自我保护,树立饮食安全意识,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自身免疫力等,相关危险职业如渔夫等要定期进行体检。

预防措施

从事相关危险职业如渔夫、野外探险等,要做好自我保护措施,避免伤口破溃,破溃后要及时进行消毒包扎处理,避免感染。

树立饮食安全意识,不引用野外的水源,不进食来源不明的食物,可很大程度上避免多种细菌和病毒感染。

有白血病、肿瘤等基础病患者,要积极控制和治疗原发病,是避免发生感染的主要措施。

宋永忠教授

宋永忠老师,世界中医骨伤联盟主席、CCTV-1健康顾问、天天养生堂健康嘉宾、北京北苑中医门诊部院长、团中央青企副秘书长、中医师承导师、中医世家、骨伤专家、京城名医。秉承医理、自成一脉;以宋氏中医正骨、宋氏气血调理,成为中式正骨的传承核心(治疗患者数十万人,培养正骨学生上万人,收徒多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zlyy/134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