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无需忍痛
急性带状疱疹,又称“蛇胆疮、缠腰火龙”,以水泡和疼痛为其主要特征。
急性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皮肤病。大多数人在孩童时代就已经初次感染此病毒,然而病毒并未能完全清除,而是寄居在神经细胞的胞体内长期潜伏,当身体抵抗力下降时病毒复活,开始复制,并沿神经纤维迁移至神经末梢,引起皮肤出现炎性疼痛水泡。好发部位多见腰腹部、胸背部、上下肢,甚至头部。
疼痛一般在水泡前既有出现,以阵发性烧灼样疼痛多见,伴有痛觉过敏和触诱发痛。所谓的触诱发痛是指不能引起疼痛的刺激,如轻轻触摸、穿衣盖被、风吹皮肤等就可以引起严重疼痛。而痛觉过敏是指轻度的疼痛刺激,如牙签、细针尖刺激皮肤引起不相称的严重疼痛。这两种疼痛极大的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
急性带状疱疹的治疗一般以中药内服外敷、西药抗病毒营养神经、理疗等方法,病程一般在一至两周左右。针对疼痛的治疗以口服镇痛药为主,但是很多严重病人口服止痛药效果并不理想。
有民间传闻说“这病都这样,忍几天就好了”,殊不知,严重的疼痛可能引发其他病症。比如,疼痛可以使高血压更加难以控制,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有出现心急梗死的危险,脑血管病变者可能出现脑卒中,高血糖患者出现酮症酸中毒或高渗性昏迷等等。
其实,疼痛并不是我们必须要承受的,通过适当的处理可以消除或减轻急性带疱的疼痛。当然,镇痛治疗并不能代替抗病毒治疗。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有效的镇痛不仅可以改善患者患病期间的精神状态和身体状态,还能缩短病程、降低并发症,而且减少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率。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指在急性带状疱疹皮肤损害痊愈后任然存在的一种难以忍受的、闪电样、烧灼样的爆发痛,被称为世界性顽固性疼痛性疾病之一。这种疼痛不能用急性带疱的皮损引起的疼痛解释,因为此时皮肤损害已经完全愈合了,或者仅留有部分的色素沉着。这种疼痛是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常规镇痛药基本无效或仅部分有效,吗啡类止痛药也不能完全缓解。很多时候带状疱疹后神经痛让患者和医生都不知所措。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发生与急性带状疱疹时未能有效的疼痛治疗引发的相应的管理疼痛的神经细胞出现病理改变而引起的异常的疼痛。一旦形成了这种病理改变就很难恢复正常。因此,带状疱疹后神经痛重在预防。
那么如何治疗急性带状疱疹的疼痛症状呢?
我们建议在积极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如果疼痛剧烈,口服止痛药无法满意控制,最有效的方法是进行神经阻滞治疗。
我们将“最需要的药物、在最需要的时间、送到最需要的地方”。
局部麻醉药可以阻断疼痛信号传向中枢
类固醇激素可以消除神经细胞的炎性水肿
神经营养药可以帮助神经细胞恢复正常代谢
臭氧大自血疗法可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愿带状疱疹不再发病,发病不再疼痛,疼痛不要后遗痛,这是我们的心愿。
祝朋友们健康快乐!!!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