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疾病治疗 > 涨知识小小一根线治病止痛是好手 >
涨知识小小一根线治病止痛是好手
小小一根线治病止痛是好手
指导专家:康复中心副主任郑谅主任中医师
文/老人报记者蔡卫杨
案例回顾
近日,余先生(化名)突发左肩部针刺样疼痛,并放射至左臂,自己贴了“止痛膏”2天后,疼痛仍不减,反而加重。此时左肩臂出现数处鲜红色斑片,其上有成群水疱,剧烈疼痛久久不能消散。
在熟人的介绍下,他来到广州中医院寻求中医治疗。经主诊医生仔细诊查后发现,他的疼痛是由于带状疱疹引起的,遂对余先生选用药线点灸治疗。经过一周的治疗,他手臂上的疱疹范围得到了明显控制,疼痛得到减轻。余先生此前对带状疱疹这一疾病的痛苦性和顽固性早有耳闻,而现在却已经得到良好改善,不禁感叹:“真想不到小小麻线轻轻一点就能取得如此效果。”
药线点灸是什么?
余先生所说的麻线究竟是什么东西呢?广州中医院康复中心副主任、主任中医师郑谅介绍,余先生所提到的麻线是药线点灸所用到的,药线点灸疗法是流传于广西壮族民间的一种灸疗方法,至今已有上百年历史,而药线点灸疗法是以壮医理论为基础,将经过壮药泡制的苎麻线,点燃后直接灼灸于皮肤上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将苎麻纤维成线,经壮药泡制,即成药线。以明火点燃线端,扑灭火焰,当线头仅剩珠火时快速点按于特定穴位,一按火灭即起为一壮,通过热力、药力以及局部穴位刺激的三重作用,使气血复归于平衡,达到治疗多种疾病的目的,即所谓‘火气已通,血脉乃行’。该疗法操作简便易行,施灸时患者仅有轻微灼痛,灸后无疤痕,值得在某些疾病的改善治疗上推广使用。”郑谅说。
药线分三种疗效有差异
既然药线点灸疗法的材料是药线,那么其特点也决定了其在治疗上的作用。郑谅介绍,药线每条长30厘米,每10条扎成1束,根据大小分为三种,三种药线的疗效是不同的。一号药线直径为l毫米,适用于灼灸皮肤较厚处的穴位与治疗癣类疾病,适合在冬季使用;二号药线直径为0.7毫米,是最常用的一种,适用于各种病症,如皮肤湿疹、带状疱疹、胃脘痛、腮腺炎、头痛等;三号药线直径为0.25毫米,适用于灼灸皮肤较薄处的穴位及小儿灸治。
“这些特别的线通过酒精灯加热后点在患者的特定穴位。中医讲究循经治疗,虽然药线只是点在皮肤的表层,但是因为用火加热,线上的药物会通过温热的作用从皮肤上的穴位传到人身体的相应经络及脏腑,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一般备用的药线宜用瓶装,并严密加盖,放置阴暗干燥处,不能放在高温或靠近火炉的地方,也不宜让阳光曝晒或强光照射,同时应防止受潮发霉,以免影响疗效。”郑谅说。
专家贴士药线点灸治这些病疗效佳
研究表明,药线点灸具有消炎、祛风止痒、消肿散结,健脾益胃、强壮补虚等作用。在治疗各科疾病如黄褐斑、荨麻疹、痤疮、麦粒肿、湿疹、带状疱疹、过敏性鼻炎、腹泻、小儿厌食、月经不调、乳腺增生、风寒湿痹等方面具有显著疗效。
湿疹根据壮医取穴规律“唯有痒疾抓长子”,取最先出现的皮疹或瘙痒部位进行“梅花穴”点灸,每穴1壮,每日1次,5天为1个疗程。芳香辛窜天然的药线点灸于患处,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调节机体免疫机制,使人体各部实现阴阳气血平衡。同时可结合中医针灸疗法进行全身调理,协同增效。
黄褐斑根据色斑的面积、大小,局部取“梅花穴”进行药线点灸,一般患者会有轻微灼烧感,约1周后点灸局部斑块可自行脱落,不遗留疤痕。一周1次,4周为一个疗程。另外合理的生活作息、清淡饮食、防晒、口服维生素C、维生素E均有助于症状的改善。
带状疱疹药线点灸主要是抓头尾:病变部位相应夹脊穴(靠近脊柱)为头,带状疱疹末端为尾,从头至尾,以疹为穴,逐穴点灸。灸后局部皮肤有灼热感或痒感,嘱患者勿搓揉,以免溃破继发感染。临床上常配合针刺、刺络拔罐,1~2周内可基本痊愈。
过敏性鼻炎药线点灸常选用“鼻三针”:迎香穴、上迎香穴、印堂穴。以药线灼灸于此三穴之上,共起疏风散寒、宣鼻通窍之功,为治疗过敏性鼻炎之要穴,对长期反复发作此病的患者,症状改善明显。
跌打损伤除了上述几种皮肤五官科疾病外,药线点灸还可用于各种跌打肿痛,临床上以踝关节扭伤、急性腰扭伤最为常见,可配合局部放血、拔罐,减轻瘀堵。治疗后当时疼痛即可减轻,活动可好转,经2~3次治疗即可痊愈。
编辑:刘庆钧复核:郑小英、杨艳责编:钟天送
觉得不错,请点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