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则发热,重则致死,全网热议的ldqu

北京中医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昨天,一则

#出生仅4天婴儿被蜱虫咬伤#

的新闻冲上热搜

事件中,豆大的蜱虫

在小宝宝头部附着多日未引起注意

直到大人发现“它会动”

才被送去紧急就医,惊险万分

看到热搜后,我脑子里马上想到了

去年同期的一个新闻

——去年7月,医院接诊了

20多名被蜱虫咬伤的患者

他们中大部分病情较重,身体各项器官

出现衰竭,其中4人不幸身亡

同样的盛夏

同样骇人的“蜱虫威胁”

我们究竟该如何预防被蜱虫咬伤?

被咬伤后又该如何正确处理?

还有哪些夏虫可能伤害到宝宝?

牢记防蜱“五要点”

蜱虫是一种吸血的寄生虫,它们会将自己的头埋在人体的皮肤内吸血,同时分泌有害物质。

每年4-10月都是蜱虫的活跃期,人被蜱虫叮咬后,会出现发热、全身不适、头痛、乏力、厌食、精神萎靡等症状,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

3岁孩子被蜱虫咬险患脑膜炎

2岁孩子被蜱虫吸血多天后割肉取出

3岁娃被蜱虫叮咬后高烧不退

网络上关于“夺命蜱虫”的新闻屡见不鲜,每一个都看得让人头皮发麻,后脊发凉。

尤其眼下正值暑假,如何避免“放飞的孩子”惨遭蜱虫毒口,是家长们最最关心的问题。我给大家总结了5个防护措施,大家可都要记好!

01

远离“是非地”

蜱虫个头小不易被发现,常出现在草丛、树林、草坪等植物茂密的地方。

所以,如果你要在暑假带孩子到野外游玩,千万别去尚未开发好的风景区,尽量少去草丛浓密的森林野地,避免在草地、树林等环境中长时间坐卧。

02

“全副武装”再出门

如果一定要带孩子“亲近自然”,家长一定要给孩子穿浅色、面料光滑的长衣长裤,并且牢记几口紧”——扎紧裤腿口、裤腰口、袖口、领口,避免皮肤裸露,阻断蜱虫的攀附路径。

03

涂驱虫产品

长时间在户外活动时,家长要随身携带驱虫产品,及时涂抹在孩子衣物包裹不住的地方。

根据美国儿童协会和美国环保署的意见,两个月以上的孩子可以使用避蚊胺、派卡瑞丁、驱蚊酯;三岁以上的孩子,还可以选择柠檬桉油。

04

玩耍后做好全身检查和衣物清洁

户外活动完回家后,重点检查孩子的肘窝、腋窝、脖子、耳朵背、腹股沟等虫子容易藏匿的地方,头发里面也要仔细检查,看看有没有小黑点、肿包等。

如果还不放心,回到家后可以将户外活动所穿的衣服在烘干机中以高温烘干10分钟,或先用热水烫一下衣服再洗。高温可杀蜱,冷水和中温水都不会让蜱虫有啥反应。

05

给宠物定期除虫

蜱虫不仅会叮咬人,动物也是它的寄生目标。如果出门带了宠物,回家后也要仔细给洗洗澡做个检查。

正确处理,及时就医

万一孩子真的被蜱虫咬伤,切记不可强行拔除,以免撕伤皮肤,或导致蜱虫口器折断在身体里分泌更多有毒物质。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1.用乙醚、松节油涂在蜱虫的头部或在蜱虫旁边点燃蚊香,数分钟后,再用弯头尖镊子靠近皮肤,夹住蜱虫口器,垂直向上拔出(千万不能生拉硬拽左右摇晃)。

2.蜱虫从人体上除去后,要用酒精或消毒剂做局部消毒处理。如发现蜱虫口器断在皮内,医院手术取出。

3.如果是自己在家处理,可以将取出的蜱虫密封在玻璃瓶里,以防孩子出现情况恶化,需要医生检查病原体;

4.被蜱虫叮咬后会有一段病毒潜伏期,家长要密切观察宝宝,如果出现发热、畏寒、叮咬部位肿痛、恶心、头痛或出现游走性环形红斑,及时就诊。

夏季毒虫,小心防治

除了蜱虫,夏季还有很多防不胜防的小虫烦扰人心,如蚊子、螨虫、蜜蜂、恙虫……一旦被“叮上”,轻则瘙痒,重则感染,甚至致命。

所以,牢记以下这份《夏季防虫手册》,一起过一个健康、快乐的夏天!

左右滑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dzz/14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