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疾病治疗 > 疱疹性咽峡炎预防须知 >
疱疹性咽峡炎预防须知
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种传染病也悄悄的来到我们身边,学龄前儿童由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成熟,对周围环境冷热变化的适应力和对疾病的抵抗力都比较差。上呼吸道功能不健全,上呼吸道直接与外界相连,正常情况下,咽部有病毒、细菌等微生物寄生,当抵抗力低下,局部组织极易受到细菌的侵害引起炎症。所以,传染病高发季节,孩子容易中招,特别是在幼儿园,极易相互传染。近段时间,“来势汹汹”的疱疹性咽峡炎,家长们需警惕。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herpangina)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传染性
传染性很强,传播快,遍及世界各地,呈散发或流行
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夏秋季为高发季节
主要侵犯1~7岁小儿。
?病程
疱疹性咽峡炎为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同一患儿可重复多次发生本病,系不同型病毒引起。
?临床症状
临床以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和浅表溃疡为主要表现。
小婴儿因咽痛影响进食,少数可并发高热惊厥、脑炎等。
部分手足口病患儿在发病早期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随后出现掌心、足底、臀部及膝部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特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好发于夏秋季,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
①潜伏期
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②前驱期
1~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40℃,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③水疱期
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出现水疱。
④溃疡期
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⑤全身和咽部症状一般在一周左右自愈,预后良好。
个别患儿(多见于3岁以下儿童)症状严重,发病期间会出现脑炎、无菌性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肌炎等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还有几种感染性疾病也会出现疱疹,容易与疱疹性咽峡炎混淆,比如手足口病、麻疹、水痘。
我们来看看这几种疾病的区别在哪里↓↓↓
发生疱疹性咽峡炎家长需要怎么做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特效治疗方法,是一种自愈性的疾病。一旦孩子感染上,除了等待,家长能做的只是对症治疗了。1、多休息、多喝水
多休息,能帮助孩子提高免疫力、恢复体力;多喝水,如果孩子不愿喝温热开水,可以喝适量的凉开水,一方面有镇痛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把溃疡创面冲刷干净,有利于恢复。2、食物清淡、柔软
饮食方面要清淡、柔软,避免吃酸的、烫的食物。如果孩子因咽喉疼痛拒绝进食,可以适量食用苹果泥、梨子汁等,有止痛和补充水分、热量的作用。3、合理降温
针对高烧,需要谨遵医嘱使用退烧药,口服对乙酰氨基酚或者布洛芬退烧。这些药物同时具有止痛效果,可以缓解喉咙痛、头痛、背痛。4、避免交叉感染
勤洗手,饭前便后可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干净的毛巾擦手;勤消毒,患儿接触过的玩具、餐具和衣物等生活用品,选用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进行消毒,注意75%的酒精消毒无效。疱疹性咽峡炎的小知识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需要输液打抗生素吗?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病毒性感染疾病,而抗生素是针对细菌及部分其他病原体的药物,病毒感染时并没有必要使用。在治疗中,输液的目的常常在于补充发热引起的水分丢失或者降温作用。成年人会不会得疱疹性咽峡炎?虽然疱疹性咽峡炎大多数发生在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但也有大孩子、青少年和成年人患病的报道,所以说成年人也是会被感染疾病的,发热和咽喉痛是最常见的症状。所以在护理患儿时,建议大人佩戴口罩和勤洗手。孩子得过疱疹性咽峡炎后,会复发或再被传染吗?不会复发但可能会再感染新的病毒。疱疹性咽峡炎是可能由20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得过一次疱疹性咽峡炎,还是有可能感染这20多种肠道病毒中的其他种类病毒。利巴韦林有用吗?利巴韦林唯一明确的治疗作用针对的是「呼吸道合胞病毒」。但有些医生会把它当成万能的广谱抗病毒药物,广泛用于患有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普通感冒等疾病中,其实对病情根本没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不可小觑它的副作用,会引起溶血性贫血、致畸性和致癌性。如何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目前暂没有针对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疫苗,可以带娃接种EV71疫苗,预防此类肠道病毒引起的疱疹性咽峡炎,但对柯萨奇A型、埃可病毒等肠道病毒没有预防的作用。所以家长可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疱疹性咽峡炎”:1.自身可做:接触孩子前、给宝宝更换纸尿裤/尿布前、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不要亲吻孩子的手和嘴;
2.孩子可做:饭前便后、从户外回来、接触宠物后均要洗手;
3.避免人群拥挤处: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4.注意环境卫生:居住处要经常通风透气,勤晒衣被,定期消毒。
5.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
6.发病后及时就医:一旦出现疱疹性咽峡炎相关症状时,应在做好防护措施前提下,医院就诊治疗。就诊后请家长积极配合,及时将真实情况告知班主任,班主任逐级上报,幼儿园才能做好预防措施。
7.隔离管理:疱疹性咽峡炎会通过与人的亲密接触,玩具、握手、餐具、飞沫等途径传染他人。尤其是学龄儿童,如果得了疱疹性咽峡炎,至少2周后才能返回幼儿园或与其他小朋友接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