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疾病治疗 > 科室特色耳穴疗法有奇效,轻松几招解病 >
科室特色耳穴疗法有奇效,轻松几招解病
耳穴疗法
耳穴,顾名思义就是分布在耳朵耳廓上的穴位,本质上是全身各部位的器官、组织分布在耳廓的信息点。这些信息点既有人体相关部位的生理信息,也有人体相关部位的病理信息。合理刺激这些信息点,通过信息传递,可以调动、激发人体抗病力潜能,祛病健身,这就是“耳穴疗法”。
我院中医科长期开展”耳穴疗法“,主要适用于:
(一)各种疼痛性疾病:
1.外伤性疼痛:如扭伤,挫伤、刺伤、切割伤、骨折,脱臼、落枕,烫伤等疼痛。
2.手术后疼痛:如五官、脑外,胸,腹、四肢各种末后所产生的伤口痛,疤痕痛,幻肢痛,廓醉后的腰痛、头痛等,常可用其来减少或代替杜冷丁、吗啡诸类止痛麻醉剂。
3.神经性疼痛:如头痛、偏头痛、三叉神经痛、肋问神经痛、带状疱疹、坐骨神经痛。
4.各类晚期痛肿所致的疼痛。
(二)各种炎症性疾病:
如急性结合膜炎、疱疹性角膜炎、电光性眼炎、牙周炎、化脓性牙髓炎、中耳炎、咽喉炎、扁桃腺炎、腮腺炎、大叶性肺炎、气管炎、胸膜炎、胃炎、肠炎、阑尾炎、胆囊炎、盆腔炎、睾丸炎、副睾炎、各种脓疡、瘭疽、丹毒、风湿性关节炎、面神经受、束梢神经炎等,耳针有消炎止痛之功效。
(三)功能紊乱性疾病:
如眩晕综合症、心律不齐、高血压、多汗症、肠功能紊乱、月经不调、遣尿、神经衰弱、癌症、性功能紊乱、服肌痉挛、面肌痉挛等。实晚证明耳针具有调节神经兴奋与抑制失去平衡的功能,建立新的平衡,促使病症的缓和或痊愈。
(四)过敏性与变态反应性疾病:
如过敏性鼻炎、哮喘、过敏性紫癜、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结肠炎、结节性红斑、风湿热、药热、血请病、荨麻疹等,耳针可以提高内源性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故具有消炎脱敏、改善免疫功能等作用。
(五)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单纯性甲状腺肿、亚急性甲状腺炎、甲状腺机能亢进、糖尿病、肥胖症、经绝期综合症,耳针可以调节改善症状,减少药量等辅助治疗之用。
(六)传染性疾病:
流行性感冒,百日唛、猩红热、疟疾、肺结核、菌阑、传染性肝炎、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膜炎、青年扁平疣等,耳针有镇静退热、介痉镇唛等作用,恢复和提高了机休免疫防御功能,而加速疾病的治愈。
(七)各种慢性疾患:
腰腿痛、肩周炎、腹胀、消化不良、肢体麻术等,有时耳针却有某些药物所不及的疗效。
(八)其它:
耳针除上述适应症外,尚有催乳、催产功能,亦可治疗食物中毒,输液反应,还可预防输血反应和某些传染病,如腮腺炎,流行性结合膜炎等。
诊疗现场
中医科主任柴彦军还介绍道,经常搓耳廓可以防病治病,能起到健肾壮腰、养身延年的作用。下面这些常见按摩招式,大家可以收藏使用哦!
招式一:提拉耳尖用双手拇、食指夹捏耳廓尖端,向上提揪、揉、捏、摩擦15-20次,使局部发热发红。此法有镇静、止痛、清脑明目、退热、抗过敏、养肾等功效,可防治高血压、失眠、咽喉炎和皮肤病。
招式二:手摩耳轮双手握空拳,以拇、食二指沿耳轮上下往返推摩,直至耳轮充血发热。有健脑、强肾、聪耳、明目之功,可防治阳痿、尿频、便秘、腰腿痛、颈椎病、心慌、胸闷、头痛、头昏等病症。
招式三:下拉摩耳垂拇食指夹捏耳垂部向下再向外揪拉、摩擦耳垂10余次,耳垂处的穴位主要对应头、额、眼、舌、牙、面颊等处。可防治头晕、花眼、近视、耳鸣、痤疮、黄褐斑等症,是美容要法。
招式四:全耳按摩以食指指腹自三角窝开始摩擦耳甲艇、耳甲腔各10余次,使之发热,此处主要对应为内脏器官等,可防治脏腑病症,对内脏有保健和治疗作用。
就诊地点
联系科室:医院中医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