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后疼痛怎么办

带状疱疹俗称“缠腰龙”,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带状疱疹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指疱疹皮损消退后,其受累区皮肤的疼痛,持续3个月以上。其病因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在儿童初次感染引起水痘,水痘恢复后少量病毒潜伏于脊髓背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如三叉神经节、膝状神经节)中;少数患者在成人后病毒再次激活,沿神经支配的感觉区播散而引起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易感人群主要是老年人和免疫力低下患者,常见于:恶性肿瘤的患者(特别是淋巴瘤);免疫抑制治疗的患者(放疗、化疗、使用激素、器官移植等);慢性病患者(肝肾功能不全,低蛋白血症等);HIV感染;60岁以上人群。据报道,对于50岁以上人群,带状疱疹后约10%~20%发生PHN[1]。

图外耳道区域疱疹

疼痛特点PHN的疼痛的出现时间早于疱疹,一般在疱疹前3~5天出现;疼痛分布区域以胸部皮节最为常见,其次是头面部及腹部皮节;大部分PHN患者存在持续的背景痛,在此基础上会出现爆发痛;疼痛呈烧灼样、酸痛样、束带样或蚁行感等,多呈中度至重度,往往为触摸疼痛区域、温度改变、情绪变化等诱发。

图常见带状疱疹位于胸腰段皮肤。

PHN的治疗目前国内临床上针对带疱后疼痛的治疗措施纷繁芜杂,而疗效亦众说纷纭,但整体上疗效欠佳,且缺乏足够的循证医学证据。从国内外大部分的文献报道看,主要分为四个方面:口服药物、局部用药、神经阻滞、手术。整体上,治疗效果欠佳。口服药物主要包括三大类:抗惊厥药(加巴喷丁、普瑞巴林、卡马西平等);抗抑郁药(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摄取抑制剂等);阿片类药物(曲马多、吗啡、羟考酮控释或缓释剂型等)。需要注意的是曲马多不能与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

局部治疗一般在带疱后疼痛早期进行,主要包括:利多卡因贴剂(一般含5%的利多卡因)、辣椒碱、经皮神经电刺激。根据疼痛部位,可选择相应的神经阻滞区域,一般需要多次进行。主要的方法有:胸腰椎旁神经根阻滞、眶上神经阻滞、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星状神经节阻滞、脊髓连续硬膜外阻滞等。

手术主要针对药物及神经阻滞无效,疼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的患者,手术的目的阻断或调制疼痛的传导,抑或是中枢神经系统给药控制疼痛,主要包括:脊髓电刺激[5]、脊髓背根入髓区切开[6]、蛛网膜下腔持续药物泵入[7]。

PHN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A类证据:抗病毒治疗有预防作用;抗惊厥药、抗抑郁药、阿片类药物、利多卡因贴剂有治疗作用。B类证据:硬膜外使用局麻药和激素阻滞可能有预防作用;鞘内注射激素和局部使用辣椒碱可能有治疗作用。目前尚却无证据表明SCS有效

赞赏

长按







































鍖椾含鐪嬬櫧鐧滈鍝噷濂?
鐧界櫆椋庡摢涓尰闄㈠ソ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zz/7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