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便亲宝宝到底有多可怕出生18天的婴儿因

彭洋挂号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728/9241907.html

看到软萌可爱的宝宝,大人总是忍不住凑上去亲一口。这种表达爱的方式非常普遍,但是有时却可能会带来一些猝不及防的意外。

7月1日,美国爱荷华州一位33岁的妈妈生下一名健康的女宝宝。7天后,宝宝的爸爸妈妈举行了婚礼。但婚礼才开始两小时,宝宝就突然不再进食,出现晕厥昏迷。一家人只能紧急叫停婚礼,医院抢救。

经医生诊断,宝宝很可能通过某人的亲吻,感染了疱疹病毒,由此引发了严重脑膜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病毒很快就侵入了宝宝的腮腺,脑部和肺部,尽管医生尽力治疗,但宝宝的病情还是越来越严重。

最终,与病魔抗争了10天后,出生仅18天的宝宝停止了呼吸,离开了人世。

其实这样的案例并不是美国才有,全世界各国都曾发生过不少类似的悲剧:

英国2岁女童感染“亲吻病”,8个月才康复

英国一个2岁的小宝宝,因为亲友的一个吻,面部遭到了严重感染,原本粉嫩可爱的脸上长满了大量疱疹。这种疱疹令她非常难受,只能不停用手去抓,被妈妈阻止后,宝宝只能在墙上、沙发上蹭自己的小脸蛋,直到鲜血淋漓…经过治疗,这种痛苦的经历持续了八个多月才结束。

澳洲一6个月宝宝因“亲吻病”致右脑偏瘫

澳洲的一个6个月大的宝宝,因为妈妈的一个亲吻,在耳朵下长了一个小包。由于病情一开始得不到重视以及正确的诊断,最后这位宝宝出现了严重的并发症,她的右脑功能已经受到损坏,最终被诊断为右脑偏瘫。

我国一2岁女童因“亲吻病”致面部偏瘫

我国苏州一名2岁的宝宝妮妮,因为长相可爱,每次大人带她出门,总有很多路人过来逗弄。一天,妈妈带妮妮到公园玩,被妈妈的一个朋友亲吻过后,妮妮竟然开始发起高烧,并且出现口歪眼斜、面部瘫痪。送医检查后,医生发现孩子感染了EB病毒,患病与被大人亲吻有直接关系。

一个个悲剧提醒我们:婴幼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抵抗能力弱,比成年人更容易感染疾病,许多对成年人无害的细菌,对他们来说却有可能是致命一击。

爱宝宝,请警惕“亲吻病”!

“亲吻病”指的是由EB病毒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唾液传播,也可经输血传播。

医学研究表明,EB病毒是一种广泛存在的病毒,90%以上的成年人体内均有携带,只是不发病。如果被传染者抵抗力比较低下,就可能因此感染,并诱发多种并发症,如肝功能异常、肺炎、脑炎、血小板减少、溶血性贫血、链球菌感染等,这种情况一旦发生,对婴幼儿(尤其是新生儿)是非常危险的。

远离“亲吻病”,请做到以下6点

1避免一切“唾液共享行为”

美国儿科学会认为,与婴幼儿应该避免任何一种形式的唾液共享行为,包括嘴对嘴亲吻宝宝、用嘴尝试宝宝的食物温度、和宝宝共用餐具牙刷等行为。

MDB度奇妙牙刷(幼儿)6个月-3岁/支*2

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酷炫奇妙牙刷闪亮登场,沾水即用,全方位清洁,柔软纤细的刷头,配上麻花般的手柄,轻巧不打滑。首次使用时,要将牙刷在温水中浸泡一下,软化刷毛后给宝宝使用更舒服哦!

重点把“嚼食喂养”这件事拎出来说,这种做法简直就是口腔细菌的“深度交流与传播”,即使大人身上没有携带EB病毒,其他病菌也会通过这个途径传染。所以,如果有人要这样给你的宝宝喂食,果断要马上阻止。

2不要亲吻宝宝的“面部危险三角区”

“面部危险三角区”指的是鼻根和两口角之间的区域。这个区域是公认的危险区域:血管丰富,口腔、鼻、咽喉、眼等部位的感染都可以扩展到这里。

更重要的是,这个部位有不少血管通向大脑,一旦损伤或感染,病菌就有可能直接传到大脑,诱发脑膜炎或脑脓肿等严重疾病。

3不要亲吻宝宝的手

处于口欲期的宝宝,会通过吃手、吃玩具等行为满足探索的欲望,如果大人的唾液留在宝宝的手上,宝宝也有可能会间接感染“亲吻病”。

4大人有皮肤疾病时,不能亲吻宝宝

著名儿科医生张思莱医师曾经接诊过一位新生儿,最终因金葡感染引起败血症后死亡。这个新生儿是三代单传的独生子,出生后家里的老人高兴得合不拢嘴,每天爷爷都要抱着宝宝不停地亲吻。宝宝住院细菌培养结果出来后,在追问病史时,妈妈含泪告诉医生,宝宝的爷爷下巴长了一个小小的脓包。宝宝死后全家捶胸顿足哭泣,可是已经晚了。

大人身上的一个小小的脓包,对宝宝来说却有可能是诱发重症的罪魁祸首。别对此抱有任何的侥幸心理,真的爱宝宝,那我们就一定要懂得克制。

5患病时不要亲吻宝宝

大人在患腹泻、感冒等常见疾病时,也不要亲吻宝宝,以免把疾病传染给宝宝。

6拒绝“不卫生”的拥抱

有的大人没有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摸了麻将、数了钞票、上了洗手间后,不认真洗手直接凑上来就抱宝宝。很抱歉,这样亲近宝宝真的不太好!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们一定要提醒对方要认真洗干净手才能抱宝宝。

我们是宝宝的父母,更要严格要求自己:外出回来后,换上干净的衣服、洗干净脸和手再来拥抱宝宝。要知道我们在外面接触各种物品,如地铁扶手、电梯扶手、公交车扶手、门把手等,都是细菌的集中营。

麦麦的话

避免“亲吻病”最好的办法,就是不要随意亲吻宝宝。实际上除了亲吻,我们还有很多方式可以表达爱意,比如蹭蹭宝宝的额头、鼻子,和宝宝牵手拥抱,多给他陪伴等。

有些妈妈可能会想到一个有点难为情的问题了:万一家里其他成员、邻居、亲戚喜欢亲吻宝宝,那该怎么办呢?

麦麦觉得,你可以委婉地告诉对方“宝宝不喜欢别人亲吻”,或者让身边的人看到这篇文章,大家都是为了宝宝好,一定能够理解的。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zz/143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