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单纯性疱疹
HSV归人类疱疹病毒科,α亚科,单纯疱疹病毒属,HSV基因组为双链线形DNA,在病毒体内以环形和线形两种形式存在。HSV具有能长期潜伏、反复发作及嗜神经组织的特点。根据基因组的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和编码的蛋白质的不同,分为HSV-1和HSV-2两个亚型,两者有50%的同源性。HSV-1主要以面部和腰以上的皮肤和黏膜以及中枢神经系统的病变,偶见于外生殖器;HSV-2主要以生殖器和腰以下的皮肤和黏膜病变偶见于口腔病变。HSV感染的重要特点为病毒可长期存在于体内。
发生于口腔的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称为口腔单纯性疱疹。HSV感染的患者和病毒携带者为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染,也可通过食具和衣物间接传染。
提醒: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十分普遍,有些感染者并没有症状,是无症状排病毒者,是隐蔽的危险分子,他们亲吻宝宝的话,宝宝同样会被感染。特别在口唇已有疱疹的情况时,绝对不能亲吻宝宝!
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病损有原发性单纯疱疹感染和复发性单纯疱疹感染。
:病毒侵入粘膜上皮层后,上皮细胞受到激惹而膨胀,形成空泡,泡内有大量渗出液,受累的细胞内可以发现包涵体。如有继发感染则病变区有明显的炎症反应。
别动不动把口炎什么的但上火。
原发性疱疹性口炎
为Ⅰ型单纯疱疹病毒引起,多表现为急性疱疹性龈口炎。以6岁以下儿童较多见。尤其是6个月至2岁更多。这是因为婴儿出生后体内带有母体被动免疫的Ⅰ型单纯疱疹病毒抗体。4-6个月抗体逐渐消失,而2岁前体内又不会产生明显的抗体。
成人也可发病,但较少,多数原发感染的临床症状不显著。70%~90%的成人皆曾感染过HSV-Ⅰ。
发病有4个时期:
1.前驱期:发病前常有与疱疹病患者接触史。潜伏期4~7天后,出现发热、头痛、疲倦、全身肌肉疼痛、咽喉肿痛等急性症状,颈部淋巴结肿大、触痛。患儿流涎、拒食、烦躁。经过1~2天后,口腔黏附着龈和龈缘广泛充血水肿。
2.水疱期:口腔黏膜出现成簇针头大小水疱,疱壁薄、透明,易溃破,形成浅表溃疡。水庖可发生于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成簇分布,邻近乳磨牙(成人在前磨牙区)的腭侧粘膜尤为明显。发热随着口腔症状加重而逐渐下降。
3.糜烂期:成簇的小水疱溃破后可引起大面积糜烂,并可造成继发感染,上覆盖黄色假膜。唇和口周皮肤也可有类似病损,疱破溃后形成痂壳。
4.愈合期:糜烂面逐渐缩小、愈合。
整个病程7~10天。
复发性疱疹性口炎
原发性疱疹感染愈合后,有30~50%的人可能发生复发性损害。一般情况,复发病损轻于原发性损害,以局部症状为主,常发生于成年人的口唇或唇周。
特点:
1.总是以多个成簇的水疱开始。
2.损害复发时总是在原先发作过的位置或附近。
3.在前驱阶段,患者可感觉到轻微的疲乏和不适,将要发生复发损害的部位出现痒、张力增加、灼痛、刺痛等症状。
4.数小时内,出现水疱,周围有轻度红斑。一般情况下,疱可持续24小时,随后破裂、糜烂、结痂。
病程约10天,但继发感染常延缓愈合。愈合后不留瘢痕,但可有色素沉着。
5.诱使复发的因素包括局部机械刺激、感冒、阳光照射等,情绪因素也能促使复发。少数复发可损害牙龈和硬腭。
必要时刮取疱疹基底物检查,可见气球样变性与网状变性、多核巨细胞、核内色涵体等。或测定单纯疱疹病毒抗底物检查体的效价协助诊断。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与疱疹性口炎的鉴别
疱疹性角膜炎:造成角膜瘢痕,严重影响视力。
严重者可出现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感染:急性脑炎、脑膜炎、脊髓炎和神经根炎。
药物治疗
单纯疱疹一般为自限性,不需特殊处理。小范围浅表处皮肤黏膜的单纯疱疹病损,可采用局部抗感染治疗。对病情严重者,尤其重要脏器受累者,应给予全身性抗感染及相应的对症支持治疗,首选阿昔洛韦、泛昔洛韦、缬昔洛韦。
对于HSV脑炎、全身播散性感染等重症患者予以阿昔洛韦静滴,每8小时按体重10mg/kg,疗程10~14天。
一般皮肤、黏膜疱疹者予mg,每天5次,疗程5~7天。
对于复发频繁者(每年6次以上),每天3次,疗程3~6个月。
皮损处、眼疱疹可用阿昔洛韦滴眼液或眼膏,每天3~4次。
0.1~0.2%洗必泰(葡萄糖酸氯已定)溶液漱口
西瓜霜粉剂,溶菌酶片、西地碘片等含化
一般情况禁止全身应用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欧少阳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