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腰部带状疱疹的经验方

经验方是前辈中医在治疗某些疾病中的从临床实践中得到的非常有效的处方,它凝结了前辈中医在治疗某种疾病的发现和精确辨证的智慧以及组方技巧。我学习中医的初期非常重视这样的方子,这样的方子的确非常好用并且疗效非常高,但是以后逐步悟道这些方子的使用必须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有斯证用斯药,才是高效方;反之,离开中医的辨证论治,这些方子一样无效。

我过去在读明代名医孙一奎《医旨绪余》中,其曾载:其弟性多暴躁,于夏季途行过劳,又受热,突发左胁痛,“皮肤上一片红如碗大,发水疱疮三五点”,脉弦数,其痛夜甚于昼。医作肝经郁火治之,用黄连、青皮、香附、川芎、柴胡之类,愈甚。又加青黛、胆草,“其夜痛苦不已,叫号之声,彻于四邻,胁中痛如钩摘之状,次早观之,其红已及半身矣,水疱疮又增至百数。”从他记述的病情看,当为带状疱疹无疑。孙一奎乃求教于他的老师黄古潭先生,黄哂曰:“切脉认证则审矣,制药订方则未也。”改用大瓜蒌一枚,重一、二两,连皮捣烂,加甘草二钱,红花五分,一剂而愈。这张处方,多年以来,用它以治疗带状疱疹,多在一、二剂之内见效。此方的用药关键在于主药瓜蒌用量的多少,大约使用剂量在15-30克之间,依据病人的体质进行加减,以病人用后稍有腹泻为最佳效果,可迅速止痛,并将皮肤的症状改善甚或消失。方中的瓜蒌性味甘寒,不唯以清化热痰、通腑开结见长,且能“舒肝郁,润肝燥,平肝逆,缓肝急”(《重庆堂随笔》),《药性类明》更说“甘合于寒,能和、能降、能润,故郁热自通。”因瓜蒌用大量易滑肠而引起腹泻,故用甘草甘缓和中,虽说“痛随利减”,但毕竟泄多伤正,故乃重用甘草;些许红花,则取其入络行瘀。药虽寥寥三味,而用意颇为周到,所以取效甚捷。带状疱疹多见于胁、肋,这正是足厥阴肝经部位,患处焮红灼热,痛如针刺刀割,“诸痛痒疮,皆属于心(火)”,更因其人“性多暴躁”,更兼受热,因此从肝经郁火治,本来应该是不错的,但五脏之火以肝火为最横,肝阴肝血不亏者,用之固无不可,反之,则因苦药皆燥,苦寒直折其火,是以燥治火,则肝火愈炽,至于升散、香燥之品,更无异于火上加油了,所以黄古潭说认证不错,方药则欠妥。然而本方适用的证是肝经郁火,确是此证,则效如神。不是肝经郁火,用之如石沉大海。

此方治疗腰部带状疱疹效果较好,我临床应运本方治疗几十例均是两三剂就止痛,5-7剂患者皮损也就差不多好了。

赞赏

长按







































有关白癜风
白癜风的症状及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godkn.com/ways/94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