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疾病危害 > 儿科学泌尿血液神经遗传内分泌 >
儿科学泌尿血液神经遗传内分泌
泌尿系统
肾小球滤过率1-2岁达成人水平
新生儿肾糖阈低,已发生糖尿
生后10天内避免钾输入
胚肾合成促红细胞生成素较多
少尿标准:婴、幼儿期<ml/d,学龄前期<,学龄期<,新生儿<1.0ml/(kg·h)
无尿标准:婴儿、幼儿、学龄前、学龄期<50ml/d,新生儿<0.5ml/(kg·h)
_肾炎
肾病
病理
炎症(肿堵破)
屏障受损(蛋白质漏)
表现
少尿水肿
高血压
血尿
蛋白尿
氮质血症(BUN10.7mmol/L或30mg/dL)
大量蛋白尿
(24h定量>50mg/kg;定性+++~++++)
低白蛋白血症(<30g/L)
明显水肿
高脂血症(胆固醇>5.7mmol/L)
重症
严重循环衰竭
高血压脑病
急性肾功能不全
上呼吸道感染(最常见)
(肾静脉)血栓形成
低容量休克
特点
起病急
进展快
起病缓
进展慢
卧床
2-3周
一般情况下正常活动以防血栓形成
急性肾小球肾炎
肾炎发病前1-4周乙链感染史,咽炎后1-2周,脓皮病后3-6周
高血压1-2周内发生,学龄前≥/80,学龄期≥/90
高血压脑病-/-mmHg,剧烈头痛呕吐惊厥昏迷
严重循环充血起病1周以内
补体C3降低,第6-8周恢复正常
卧床2-3周,血沉正常可恢复上学
利尿氢氯噻嗪呋塞米(不用甘露醇);降压首选硝苯地平;高血压脑病选硝普钠
肾病综合征
男女比4:1
单纯性-微小病变
肾炎型-非微小病变
血液系统
胚胎造血:卵黄囊3w-肝6-8w脾8w-骨髓4m
5-7岁出现黄髓
血红蛋白低限:
新生儿:g/L
1-4月:90g/L(2-3月生理性贫血)
4-6月:g/L
6月-5岁:g/L
5-11岁:g/L
12-14岁:g/L
淋巴、粒细胞两个交叉:5天、5个月
MCV80-94fl;MCH28-32pg;MCHC32-38%
缺铁贫
Hb比RBC下降明显
好发于6个月-2岁
婴儿常见原因为摄入不足,成人为慢性失血
ID
铁缺少期
血清铁蛋白SF↓
骨髓可染铁↓
IDE
红细胞生成缺铁期
红细胞游离原卟啉FEP↑
IDA
缺铁性贫血期
血清铁SI↓
转铁蛋白饱和度TS↓
总铁结合力TIBC↑
-血清铁:与转铁蛋白结合的铁
-血清铁蛋白:反映储存铁情况
-转铁蛋白:转运铁的蛋白
-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总铁结合力
-总铁结合力:能与转铁蛋白结合的最大铁量
-FEP+铁=血红素
维生素C促进铁吸收,牛奶、咖啡、茶、抗酸药抑制铁吸收
补铁补二价铁
血红蛋白恢复正常后,继续服用铁剂6-8周
网织红细胞最早上升,2-3d
血红蛋白1-2周后上升,3-4周正常
Hb60g/L可输血
巨幼贫
羊乳缺叶酸
广谱抗生素、抗癫痫药(苯妥英钠)、抗叶酸制剂(甲氨蝶呤)可导致叶酸缺乏
特征性临床表现:呆滞嗜睡、震颤抽搐、巴氏征阳性
全血细胞减少
B12肌注
明显精神症状主要补B12
神经系统
腰椎穿刺成人L3-4
胎儿脊髓下端在L2下缘,4岁上升到L1
原始反射3-4月消失。
腱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1岁稳定
布氏征、克氏征3、4个月阳性
2岁以下巴氏征阳性
热性惊厥
多见于6个月-5岁,38℃以上
单纯型
复杂型
70%
30%
全身性发作
局灶性不对称
短暂15min
长时间15min
一次热程发作1次
24小时内反复
复发≤4次
复发>5次
无意识障碍
地西泮首选止痉,苯巴比妥用于热性惊厥持续状态
化脓性脑膜炎
2个月
大肠杆菌、金葡菌
2月-12岁
脑膜炎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
12岁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
流脑特指脑膜炎奈瑟菌,有瘀点瘀斑,急骤
金葡菌脑膜炎也有皮疹,有原发化脓病灶
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常有原发灶
化脓性脑膜炎
结核性脑膜炎
CSF白细胞显著增多≥0*10^6,中性粒为主
白细胞增多但,淋巴为主
米汤样浑浊
微浊,毛玻璃样,静置后有薄膜
蛋白升高1g/L
显著升高,1-3g/L
糖明显降低
氯化物多数降低
糖氯同时降低
CSF正常值:
白细胞(0-10)*10^6/L
蛋白0.2-0.45g/L
糖2.8-4.5mmol/L
氯化物-mmol/L
并发症
硬膜下积液好转后加重
头颅透光实验/CT确诊需硬膜下穿刺
脑积水头颅破壶音、落日眼、头皮静脉扩张
病原菌未明时首选三代头孢
疗效不理想联合万古霉素
对β内酰胺过敏用氯霉素
糖皮质激素连用2-4天
遗传疾病
唐氏综合征
标准型(第一次减数分裂不分)
易位型(D/G或G/G)罗伯逊易位
-D组包括13、14(最常见易位)、15
嵌合体型(卵裂早期有丝分裂不分)
智能落后、通贯掌、伴先心病(50%)
产前筛查:妊娠14-20周,母血AFP、FE3、hCG、孕妇年龄。大于1/为高风险
确诊:羊水、绒毛、胎血
产后:核型分析
遗传标准型1%;母D/G易位,风险率为10%;父D/G易位,风险率为4%
苯丙酮尿症(PKU)常隐“小白鼠”
典型:苯丙氨酸羟化酶缺乏
不典型:BH4四氢生物蝶呤缺乏(辅酶)
苯丙氨酸→(X)酪氨酸→多巴
3-6月出现症状鼠尿味(苯乙酸)
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癫痫,智力低下,湿疹
新生儿筛查:哺乳3日Guthrie足跟采血
较大婴儿初筛:尿三氯化铁实验、2,4-二硝基苯肼试验
低苯丙氨酸饮食30-50mg,不是禁食
内分泌疾病
先天甲减
甲状腺发育不良为最主要病因
常为过期产
有脐疝,易误诊先天性巨结肠
舌伸口外、皮肤粗糙、颜面粘液水肿
生理功能低下(肌张力低、便秘、体温低、反应少、声音低哑)
3-6月出现症状,最早引起注意的是生理性黄疸时间延长
新生儿筛查(法定):哺乳72H后7天内,足跟血TSH
确诊:T3T4↓TSH↑
八四消毒液
扫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