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日剧 > 日剧资源 > 龙珠超别提法天象地了,那就是地摊文学 >
龙珠超别提法天象地了,那就是地摊文学
北京中科白癫疯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video_bjzkbdfyy/龙珠超66话更新后,看到悟空开启“气高达”的读者们纷纷刷起了“须佐能乎”梗,然而,似乎有一部分“有文化”的读者对“须佐能乎”梗非常不屑,信誓旦旦的表示悟空“气高达”原型为《西游记》中的“法天象地”,理由是西游记是七龙珠的灵感来源,还乐此不疲的“纠正”别人,下面鳗鱼饭就来和大家好好聊聊所谓的“法天象地”。七龙珠与西游记没人否认七龙珠的灵感来源是西游记,但问题在于七龙珠只是灵感来源于西游记而已,它甚至不能算是西游记的“同人”。六老师曾说过“七龙珠不是我们民族的东西”,这句话半点不假,西游记对龙珠的影响并不比超人、终结者、异形和成龙高,要知道卡卡罗特除了“孙悟空”这个名字和猴子尾巴之外,还有和超人一模一样的身世。七龙珠是一部可以代表日本文化的漫画作品——先是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后又效仿西方文化,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而作者鸟山明其实只是一个有才华的漫画家,他其实并没有很了解中国文化(辫子头桃白白),估计也就没看过西游记小说。鸟山明对西游记的理解应该和大部分日本人一样,都来自于年的日剧。日剧西游记中的唐僧是女性、沙和尚是河童,这也是大部分日本人对这两个角色的认知,于是我们看到了鸟山明以唐僧为原型所创造的七龙珠女主角布玛,很明显,他只看过日剧版西游记(或许也看过手冢治虫的《我的孙悟空》)。既然鸟山明没看过原作,那怎么可能会知道原作只出现了两次的“法天象地”四个字?“法天象地”根本不是法术需要注意的是,其实就算是在《西游记》原作中,也不存在名为“法天象地”的法术,所谓的“法天象地”,完全就是一群文盲生造出来的“地摊文学”式法术。而在“网络文学”的热潮下,这个“地摊文学”式法术衍生出了一系列新名称,如“法相天地”、“法天相地”、“天地法相”等等。西游记原作中“法天象地”四个字共出现了两次。第一次出现于第三回:“使一个的神通,把腰一躬”第二次出现于第六回:“却说真君与大圣变做的规模”划重点“的神通”、“的规模”。很明显,“法天象地”四个字只是一个形容词,“法”指“效法”,“象”通“像”,所谓“法天象地”,就是“效仿天地”的意思,这是对孙悟空\二郎神法术规模的形容,这个词最初源于《吴越春秋》中“伍子胥乃使相土尝水,造筑大城”,后来“象天法地”成了建筑、风水等文化的重要概念,而其衍生出的“法天象地”则成了冷门词汇,一般出现于地摊文学中,并被文盲当作“道家核心思想”或者某种法术。结语关于“法天象地”的辟谣鳗鱼饭就写到这了,可以确定的是,龙珠超中悟空的“气高达”与所谓的“法天象地”没有任何关系,如果某些读者非要把所谓的“法天象地”和龙珠进行联系,那也应该是赛亚人的巨猿化,毕竟西游记里孙悟空\二郎神变大后“青面獠牙、朱红头发”、“口似血盆,牙如剑戟”。“法天象地”这样一个地摊文学的产物,能成为那么多人讨论的话题并被人信以为真,必然是要给网络文学记上一功。事实上,这种以讹传讹也算是“文化输出”,只不过范围较小只输出给了网络小说的读者们,如果这些地摊文学真的能够输出到海外,让日本人真以为“法天象地”是某种巨大化法术的话,那或许真的会有日本漫画受其影响设计类似的战斗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