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预防护理 > 疼痛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绝招 >
疼痛科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有绝招
带状疱疹是潜伏在感觉神经节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再激活引起的皮肤感染,其特征是沿感觉神经相应节段引起皮肤疱疹,并伴严重疼痛,分为急性期、亚急性期和慢性期。
急性期带状疱疹为出疹最初30天内的疼痛;
慢性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是指急性期后持续疼痛超过3个月;
介于两者之间的则为亚急性期。
最新观点认为带状疱疹结痂脱落、皮损愈合后仍遗留或重新出现剧烈的持续或发作性疼痛即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
带状疱疹好发于春季,成人多见,发病率随年龄呈上升趋势。急性期病程约为2~3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持续长达数月或数年。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疼痛性质多样,如烧灼、刀割、电击、紧束感等。多伴有痛觉过敏和疼痛异常,如风吹、轻触即可产生剧烈疼痛,常常影响睡眠和饮食,由于长时间剧烈疼痛,患者多伴有抑郁、烦躁等精神症状。
PHN的治疗目前是临床难题,目前常见的有药物治疗(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阿片类镇痛药、神经修复营养药物)、物理治疗(经皮神经电刺激、超激光)。
疼痛科的治疗绝招为神经阻滞、神经脉冲调节、鞘内泵等治疗方式,能更好更快的缓解疼痛,解决病人痛苦。
神经阻滞:头面部疱疹可行半月神经节阻滞、三叉神经阻滞,胸背部可行肋间神经阻滞或椎旁神经阻滞,范围较大的重症疱疹后疼痛可行硬膜外阻滞等。
2.超声引导下外周神经脉冲射频术:超声引导下对病变神经进行脉冲射频调节术,可有效缓解疼痛,在我科就诊的多例顽固性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的痛苦得到缓解,疗效得到认可。
3.鞘内泵:对以上治疗方式仍无效的患者,可行鞘内泵植入术,镇痛药物直接输入蛛网膜下腔,有效镇痛。
4.脊髓电刺激疗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