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带状疱疹性脑膜炎 > 疾病症状 > 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两类疱疹 >
中医穴位贴敷疗法治疗两类疱疹
疱疹是由某些病毒引起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病初往往先有烧灼感,搔痒或疼痛,继而出现红斑、水疱,损害破裂后露出糜烂面,然后结痂,痂脱而愈。临床最常见的有单纯疱疹、带状疱疹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热疱”“蛇丹”等范畴,多由风热毒邪阻于肺胃,或肝胆火旺,湿热内蕴所致。
(1)风热袭表型
多见于单纯疱疹,皮疹发于口鼻及生殖器周围,皮肤灼热刺痒,红疹,水疱,疱液透明或混浊,数日后干燥结痂。
方1
新鲜荷花瓣10张。
将荷花瓣贴于患处,外用胶布固定日换4一5次,3日为1疗程。
方2
生蒲黄6克,黄连3克,冰片0.5克,麻油适量。
先将黄连、冰片磨成细粉,再和入蒲黄,加入麻油调成糊状,涂敷患处用利君透皮贴贴敷,1日2—3次,3日为1疗程。
(2)肝胆湿热型
多见于带状疱疹。疱疹好发于颜面及胸胁,皮肤红斑,水疱累累如串珠,局部灼热疼痛。
方1
新鲜柿子5只,冰片1克。
将鲜柿子榨汁去渣,加入冰片溶化,取药汁涂于患处,1日4一5次,3日为1疗程。
方2
雄黄6克,白矾3克,冰片1克。
将雄黄、白矾、冰片和匀,磨成细粉,加入凉开水调成糊状,涂敷患处,1日2次,3日为1个疗程。
利君集团绿色透皮贴敷疗法!
安全: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减免胃酸和消化酶对药物的破坏和降解,减少肠道给药时的副作用。
省时:可以延长给药时间,减少给药次数。
稳定: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避免口服给药的峰谷现象,降低输液的不良反应。
灵活: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更适合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
靶向:病患部位直接给药
广泛:此项技术不仅适用中药治疗疾病,也可以适用西药治疗疾病。在西药应用前提下,必须遵守合理用药原则,减少临床不良反应的情况。
赞赏